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英资银行清理过程的历史考察
[Abstract]: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foreign banks as the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the imperialist financial forces in China, its closure has become a historical necessity. The clean-up process of the British banks in Shanghai is quite complex.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strategy, it has gon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management, utilization, restriction and clean-up, whi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ritish banks, After the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began in 1953, the state explicitly listed the elimination of capitalist private ownership as the goal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formulated corresponding policies. Finally, the British banks adopted the method of clearing up the transfer of value, which was the only way to establish the financial system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近代上海外商银行研究》(13YJA77003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7;F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华东区外汇管理暂行办法施行细则[J];山东政报;1949年01期
2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解放前银钱业未清偿存款给付办法[J];山西政报;195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晓荣;王国平;;晚清中国商业行会对洋商的“停交”抵制活动——基于经济和法律的视角[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2 朱荫贵;;论抗战时期的杭州钱庄业[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3 侯宣杰;明清商人会馆中的封建宗族文化探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李志英;;外商在华股份公司的最初发展——关于近代中国股份公司制度起源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李云;;试论口岸贸易与城市近代化[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6 魏忠;;组织协调、自我实施与承诺博弈——基于近代上海钱业公会与政府关系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7 刘梅英;;上海钱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控制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5期
8 刘澄;王大鹏;王东峰;;存款保险制度起源于中国[J];保险研究;2007年02期
9 李云智;;江浙财团与南京国民政府[J];长白学刊;2006年01期
10 章银杰;金雪妹;;上海租界的城市化效应[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Tomoko Shiroyama;;1929年大萧条中的中国:历史视角中的经济全球化(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9年
2 罗燕明;;毛泽东第二次访苏与莫斯科会议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勉励;;中国对外援助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凤媛;;上海城市文化传统中的“江南”质素初探——以30年代新感觉派作家创作为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5 马鸿谟;;近代中国城乡经济改组初探[A];近代中国(第二辑)[C];1991年
6 马俊亚;;中国近代的资本集中及其经济功能[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7 李一翔;;近代新式银行的放款利率及其对产业的影响[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8 李丽;;试论辛亥革命期间上海的金融形势与民族资产阶级[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9 吴景平;;上海金融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若干思考[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三辑)[C];2006年
10 冯绍霆;;近代上海店招述论[A];近代中国(第二十三辑)[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少辉;上海金融中心法制变迁及决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秀阁;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3 谢永栋;南京国民政府中央信托局研究(1935-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雪梅;冷战后中美对非洲援助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丁超;冷战时期中国与欧共体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范矿生;社会资本与近代企业[D];复旦大学;2011年
7 张蕾蕾;社会身份理论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岸冰;公私合营后中国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10 赵伟;近代苏南企业集团的一体化战略研究(1895-1937)[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1950-1978年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历史考察与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鸿岩;过渡时期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教育改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连庆;核危机背景下的中伊关系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陆强;论中印边界博弈中苏联外交的“错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许文颖;上海援摩洛哥医疗队研究(1975-1985)[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包蕾;清末中央银行之肇始(1905-1912)[D];南京大学;2011年
7 宋陆军;支付功能供求均衡与中国近代金融演进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文;周佛海时期伪上海特别市政府研究(1945.1-1945.8)[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辉;《银行周报》研究(1925-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杨代云;当代中国对外援助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仁逸;;望族(连载)——一部描写香港社会内幕的国际畅销书[J];国际问题资料;1985年07期
2 朱立群;;李嘉诚入主英资的第一位华人[J];决策与信息;1997年06期
3 朱立群;;李嘉诚: 入主英资的第一位华人[J];决策与信息;1999年12期
4 ;白纪图 房地产最后一位英资大班[J];中国房地产业;2014年03期
5 华一民;钱宗灏;;外滩12号:东亚第一楼[J];检察风云;2013年24期
6 何烨;动漫屋里的守望者[J];成才与就业;2005年10期
7 萧韧;;梁振英: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J];兵团建设;2012年07期
8 金应熙 ,施汉荣;别了,殖民主义时代——论香港怡和财团的兴衰及其启示[J];广东社会科学;1984年01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文青;“美元对日元年底将跌至100”[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田爱丽;民润增资扩股 英资股东追投1亿[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3 黄继汇;英资开发商进军大西北[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实习生 齐洁 通讯员 袁海丽;英资莱尔德:追求持续的改善[N];科技日报;2008年
5 翟宇;英资基金上海“扫”楼 只租不售[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肖红;英国对中国征用在华英资企业的反应(1949-1952)[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62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16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