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中外记者团赴西北考察再审视——以蒋介石及国民党为中心的考察
[Abstract]:Jiang Jieshi's response to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journalists' visit to Yenan in 1944 was not treated as an isolated case. In the face of the US government's request to send military personnel to Yan'an, Jiang Jieshi weighed the pros and cons. There has been a refusal to allow foreign journalists to visit Yenan and refuse to allow American military personnel to enter Yena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defeat on the battlefield in Henan, Hunan and Guangxi, Jiang Jieshi overestimated the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on public opin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his dissatisfaction with American journalists and officials in China, which greatly deepened Jiang Jieshi's doubts about the matter and paid strong attention to it. Chiang's anxiety lies in his concern that the Chinese Communists' propaganda in the United States will cause the United States to change its China policy and establish direct ties with the Chinese Communists so that it cannot monopolize U.S. military aid to China. O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opinion and propaganda, the CPC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while the KMT has encountered great setbacks. If judging from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the game between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n this issue, the success of the CPC seems to have left behind regrets. Nor was the KMT's failure complete: the United States did not change its China policy because of the positive propaganda of Chinese and foreign journalists to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重庆市2013年度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重大委托课题“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活动研究”,项目编号:2013ZDZX10
【分类号】:K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本文;周恩来与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2 王晓岚;抗战时期国共双方围绕中外记者团的斗争[J];北京党史研究;1997年04期
3 刘志远;抗战时期中共南方局在渝对外工作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张克明;中外记者团的延安之行与国民党政府的阻挠[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5 洪富忠;汪丽媛;;鼎革与延续:北京政府“修约外交”与南京国民政府“改定新约运动”之比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6 马若寒;;“中外记者参观团”陕甘宁边区之行始末[J];湖北档案;2011年09期
7 王自成;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访问延安记述[J];历史档案;1994年02期
8 魏宏运;;中外记者访问团眼中的抗日根据地[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洪富忠;;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形象在大后方的塑造及国共博弈[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4年12期
10 王东杰;张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美宣传的实践对当今军事外宣工作的启示[J];新闻世界;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钊;百团大战历史地位新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王光照,章建;试论李维汉统一战线理论的几个特点[J];安徽史学;2005年01期
3 王真;;开创伟业奠磐石——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执政风险的成功化解[J];长白学刊;2008年03期
4 石福洲;;《共同纲领》未写“社会主义”原因探析[J];沧桑;2009年01期
5 韩亮;王安平;;杨尚昆军队建设思想刍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邢家强;论杨暻公的社会主义观[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钱听涛;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迁入苏区后中央与中央局组织若干问题考析[J];党的文献;2003年01期
8 陈扬勇;周恩来与共同纲领的制定[J];党的文献;2003年02期
9 石仲泉;红军两大主力长征与长征精神(下)[J];党的文献;2005年02期
10 李东朗;彭德怀对长征胜利的重要贡献[J];党的文献;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铸就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党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与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2 张素华;;关于回忆毛泽东的史料述评[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3 罗存康;;试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外宣工作[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7年
4 章百家;;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关系史研究述评(1937.7——1945.8)[A];1945—1995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集[C];1995年
5 翁有为;;抗战初期刘少奇力对华北局势和中共在华北中心工作的思考——读《杨尚昆回忆录》札记[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石仲泉;;毛泽东与延安整风运动[A];毛泽东研究2012年卷[C];2013年
7 王真;;毛泽东“两个务必”思想新论[A];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费侃如;;陈云与遵义会议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9 肖东波;;建国初期“三反”运动中的执政党建设[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高璐佳;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学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蔡尚伟;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D];四川大学;2003年
6 严艳;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赵可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D];复旦大学;2005年
8 林怀艺;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建设的考察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李会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兵;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运行(1949-1956)[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映梅;中共中央南方局对中间党派的统战工作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飞;山西临县1946-1948年的土地改革运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丹;抗战后期中共与美国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原;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曾嵘;凯丰青年工作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吕艳;延安整风研究中共党史若干问题的研究[D];延安大学;2011年
7 王球云;抗战胜利后民盟与政治协商研究(1945-1949)[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贺男;国际友人眼中中共抗日根据地的乡村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兴亮;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闻传播[D];四川大学;2002年
10 尹颖尧;西安市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玲,,张晓峰;改订新约运动新评[J];北方论丛;1995年01期
2 陈全;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功绩探析[J];党的文献;2003年03期
3 刘兴旺;林志彬;;中国共产党媒体形象塑造方式探究——以《新华日报》为中心的考察[J];长白学刊;2013年06期
4 申晓云;南京国民政府“撤废不平等条约”交涉述评——兼评王正廷“革命外交”[J];近代史研究;1997年03期
5 王建朗;抗日战争时期中外关系研究述评[J];抗日战争研究;1999年03期
6 申晓云;国民政府建立初期“改订新约运动”之我见──再评王正廷“革命外交”[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刘兴旺;林志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媒体形象的塑造与认同——以《新华日报》为考察对象[J];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10期
8 洪富忠;;北京政府修约外交研究综述[J];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9 徐小明;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外交工作论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10 王海军;;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书刊发行领域的博弈[J];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04期
本文编号:2234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234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