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提振与中华民族复兴
[Abstract]:In modern times, the rejuvenation and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experienced a variety of directions and choices. Sun Zhanyuan held tha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Sino-Japanese War to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Chinese nation made arduous explorations and unremitting struggles to explore the road of saving the nation from the dead, the reform plan was strong, it was anti-imperialist and patriotic, the clamour to rejuvenate China,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and the Boxer Tuan Movement. The revolution of 1911 not only delayed the semi-colonial degree of Chinese society, but also advance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in modern China. Li Fan believes that before and after the 1911 Revolution, it is a critical period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o identify itself. " Political nation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national identity are the important basis points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Therefore, before the 1911 Revolution, the "Chinese nation" was not universally recogniz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the 1911 Revolution made the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United,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was finally realized. Yu Zuhua believes that in modern China,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spirit" and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almost came into being simultaneously. The national spirit embodies the profound accumulat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but only by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constantly innovating, can we realize the organic unification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nationality and epoch by absorbing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then converge in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hinese Dream" spiritual power.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九一八后民族复兴思潮研究——以〈复兴月刊〉为中心》(14YJC770013)
【分类号】:K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王宪明;杨琥;;五四时期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二阵地——《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与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张允熠,郝良华;陈独秀、李大钊和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心路历程[J];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4 吴汉全;;陈独秀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开创[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5 何建国;;《孙文学说》初版探微[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6 王尤清;;民国前期南北地缘话语与政治演进[J];安徽史学;2012年02期
7 陶季邑;;孙中山晚年才将其“大同主义”与“共产主义”等同起来[J];安徽史学;2012年03期
8 杨振华;探析孙中山疏离新文化派的原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魏春明;;论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及其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罗衍军;;孙中山土地利用思想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华;;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创新能力[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孔寒冰;项佐涛;;十月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解读中国人的十月革命观[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3 于建福;;孙中山中庸教育哲学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周成平;;“甲辰之役”百年祭[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5 陈欣德;;“荣辱纷纷满眼前”——从陆荣廷的巴孟岩题诗看其晚年的荣辱观[A];陆荣廷与龙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虞坤;;评护法运动中的岑春煊[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7 梅良勇;魏瑞香;;瞿秋白的宗教观及其现实意义[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四辑)[C];2010年
8 马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主流地位及其创新基础[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9 陈增辉;;李大钊的孔子观——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10 陈新余;;中国钱币学的研究对象再研究[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08陕西省钱币学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韩艳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卫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齐娜;语文教学中哲学素养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沈赋涵;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在张力[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炜中;试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崔国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研[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春志;民国文官抚恤制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传涛;近现代中国仁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雷;信息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昭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J];求是;2002年24期
2 张显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J];大连干部学刊;2002年06期
3 ;凝聚起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J];学问;2003年06期
4 何中华;先进文化与民族精神[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01期
5 叶芳,任映红;在文化创新中培育民族精神[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6 李小虎;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J];理论学刊;2003年04期
7 李居洋;《周易》与民族精神和民族道德[J];管子学刊;2003年02期
8 李德辉;新方志弘扬民族精神问题初探[J];黑龙江史志;2003年03期
9 周秀琴;论弘扬民族精神和建设先进文化的意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6期
10 文侃;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培育[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铁石;王克权;;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为本 开展“三格”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2 田克俭;;科学创新需要一种有力的民族精神支撑[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陈丽君;;对民族精神的历史考察及其现实意义的思考[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4 黄小斌;;让民族精神植根于学生的体验活动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5 黄小斌;;让民族精神植根于学生的体验活动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6 ;前言[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7 王平;赵旭东;;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用实际行动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A];西南六省、区、市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协作片第十六次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王玲玲;;也谈发展先进文化 培育民族精神[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池平青;;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唐永进;;弘扬民族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明;两个“纳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N];福建日报;2003年
2 沈萱文;民族精神是实现全面小康和战胜非典的精神支撑[N];福建日报;2003年
3 叶家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N];福建日报;2003年
4 乔法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任重道远[N];发展导报;2003年
5 全国政协委员 谷安林;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6 王修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N];光明日报;2003年
7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8 杨鲜兰;顺应时代潮流 弘扬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9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10 王立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蔡旭群;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民族精神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闵长虹;凝聚、变迁、提升:中华民族精神论纲[D];复旦大学;2011年
3 张瑞芳;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胡孝红;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郑海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君;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金化;中国与日本民族精神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朱冰;民族精神及其培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晓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宋微;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晓岚;高校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赵静;中俄民族精神比较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于美玲;中国共产党民族精神教育理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常娟娟;日本民族精神培育及其启示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10 唐璇;新形势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36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236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