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北京学徒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2 15:33
【摘要】:学徒制度是一种古老又特殊的经济制度。它在契约、亲缘和地缘的束缚下,由雇主或师傅指导,在工业实践中对青少年进行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培训,并使他们获得从业资格。学徒制度的内容包括学徒的招收、培养、待遇、满师以及违规行为的处罚。它的最大特点是集培养、使用、资历于一身。近代北京的学徒制度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故本文将研究地点放在近代的北京及京郊地区,通过对近代北京老字号和工厂(工场)的学徒制度研究,揭示近代普遍存在的学徒制度对传统学徒制度的继承、发展和改造。近代学徒制度普遍存在于近代工商业企业中,对工商业的影响不可小觑。近代学徒制度不仅对北京老字号的稳定发展和民族优秀技艺的传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有双刃剑作用。社会舆论和国家法制对近代学徒制度的变迁也有极大影响。社会舆论自下而上呼吁改革传统学徒制度,并且提出许多有价值的主张;国家在法制层面力图对近代学徒制度进行一次自上而下的重建。经过晚清和民国近百年的变迁,近代北京的学徒制度一方面带有浓烈的封建宗法烙印,一方面又让人感到了新时代的曙光,但是,近代中国最终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学徒制度。
[Abstract]:Apprenticeship is an ancient and special economic system.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contract, kinship, and geography,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an employer or master, it trains young people in technical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knowledge and qualifications in industrial practice. Apprenticeship includes apprenticeship recruitment, training, treatment, full teacher and punishment for violations. Its biggest characteristic is the collection culture, the use, the seniority in one body. The apprenticeship system of modern Beijing is universal and typical, so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odern Beijing and its suburbs, and studies the apprenticeship system of the old brands and factories (workshops) in modern Beijing. It reveals the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apprenticeship system.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generally exists in moder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s, the influence on industry and commerce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d.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not only played a vital role in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Beijing's old brands and the inheritance of the excellent national skills, but also played a double-edged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apitalist industry and commerce. Public opinion and national legal system also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hange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The public opinion calls for the reform of the traditional apprenticeship system from the bottom up and puts forward many valuable ideas. The state tries to rebuild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at the legal level. After the changes of the late Qing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apprenticeship system in modern Beijing was marked with a strong feudal patriarchal clan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dawn of a new era on the other. However, the unity of modern China was not established in the end. A standard system of apprenticeship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5;F7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敏;;老字号招牌的品牌创新与发展[J];艺海;2011年08期

2 琳距离;;不断翻新的歌坛老字号[J];流行歌曲;2011年06期

3 晓然;;京城老字号牌匾及其书法大家[J];中国工会财会;2011年09期

4 董思维;;上海“老字号”品牌视觉形象的形成与发展[J];上海工艺美术;2011年02期

5 安琪;;从外来妹到百年老字号传人[J];北京纪事;2011年09期

6 ;晋阳饭庄 老号新店选址地铁沿线[J];时代经贸;2011年07期

7 周晓丽;邢慧斌;;论近代保定清真小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程乃珊;;王家沙和乔家栅[J];大众心理学;2011年08期

9 ;北京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网[J];时代经贸;2011年06期

10 叶正亭;;新聚丰尝新[J];苏州杂志;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成荣;;老字号的历史传承与品牌创新[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马斌;;聊城魏氏熏鸡经营现状、问题及对策[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孙志;华翔;;中小企业品牌问题发展的思考——“活力28”现象的启示[A];行政管理学视阈中县域经济与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之路(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09)[C];2009年

4 ;开商网(www.kesum.cn)——华南地区商业类网站排名第一(Alexa世界排名)[A];第六届广东流通学术峰会暨“珠江三角洲流通业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5 戴建兵;吴乾;韩光;;冀商研究浅议[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6 修晶;;金融危机下的青年就业政策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7 陈旭霞;;冀州商帮文化的当代诠释[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8 孙建刚;冯小红;;“冀州帮”及其商业文化特征述论[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9 王成荣;;建设世界城市 打造首都国际商贸中心[A];建设世界城市提高首都软实力——2010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10年

10 杨永奎;宗崇茂;;依靠创新转变和提升传统服务业——以江苏盐阜人民商场有限公司为例[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晓然;北京老字号下月组团赴港寻商机[N];北京商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陈东升;拆迁要听证 转让须公示[N];法制日报;2008年

3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 宋学宝;在创新中提升老字号竞争力[N];经济日报;2008年

4 ;保护老字号 渝中区开打“组合拳”[N];重庆日报;2008年

5 记者 冯春鸣;老字号在食博会上焕发青春[N];宁波日报;2008年

6 记者 轩辕杨子;150种老字号食品搭上速食快车[N];西安日报;2008年

7 王松 贾楠;“老字号”的苦恼:我的身份谁证明?[N];中国工商报;2008年

8 姜伟;浙江出台保护“老字号”政策[N];中国工业报;2008年

9 王松 贾楠;“老字号”缘何“一认就死”?[N];华东旅游报;2008年

10 记者 蒋中意;我市10品牌入选首批“浙江老字号”[N];金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艳;怀旧倾向与参照群体对老龄消费者中华老字号品牌偏好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会敏;近代北京学徒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徐慧;宁波“施毛记”老字号品牌营销项目可行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3 高飞;老字号品牌形象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4 欧阳恩剑;论商号权[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新佳;长沙老字号招牌艺术符号文化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7年

6 刘涛;“学徒制”的现代价值及其实现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樊清熹;传统招幌在当代商业设计中的价值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董立超;怀旧审美与怀旧消费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梁宏;贝宁双元学徒制改革实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小蓉;我国“老字号”法律保护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66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266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e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