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北海港贸易地位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8-11-20 16:48
【摘要】:北海港是近代中国大陆海岸最南端的通商口岸,自开埠通商后逐渐发展成为西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出海口和环北部湾地区的枢纽港。然而,时至19世纪后期,随着云南蒙自和广西梧州相继开埠通商,法国租借广州湾(今广东省湛江)开辟为自由港,西南地区成为多个港口共同竞争的经济腹地,北海港的贸易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北海港的自然条件和港口工程建设落后的缺陷使其难以发挥贸易中转港的功能,加上北海当地官民商业意识的薄弱,阻碍北海港商业贸易和基础建设的扩大发展,导致了近代北海港贸易地位的再度衰落。
[Abstract]:Bei seaport is the southernmost port of the coast of modern China. It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n important seaport for foreign trade in southwest China and a hub port for the Beibu Gulf area since the opening of the port. However, by the late 19th century, with the opening of ports in Mengzi and Wuzhou, Guangxi, France opened a free port in Guangzhou Bay (now Zhan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southwest became an economic hinterland where many ports competed together. The trading position of the northern seaport is seriously challenged. The natural conditions of the north seaport an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backward port construction make it difficul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the transit port of trade. In addition, the weakness of the commercial consciousness of the local officials and people in the North Sea hinders the expansion of commercial trade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North Harbour. It led to the decline of the trade status of Beihai Port in modern times.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玉林师范学院;
【基金】:广西文科中心2012年度开放基金项目“近代以来广西北部湾港口贸易研究”(KF2012010)
【分类号】:F752.9;K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修宪;王列辉;;开埠初期闽浙沿海的海盗活动初探[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2 何英,翟海涛;华商"保险行"在近代中国的兴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丁英顺;;试论晚清海上保险业的发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柴融伟;;晚清对外贸易商习惯探微[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5 赵和曼;广西重点侨乡的形成和发展[J];八桂侨史;1991年04期

6 侯宣杰;;人文生态与城市兴衰的历史观察——以清代广西边疆城市为视点[J];沧桑;2010年06期

7 史亚楠;陈明辉;;再探近代西方股份制在中国“变异”之原因——以晚清时期的轮船招商局为透视点[J];成功(教育);2007年11期

8 向中银,杜佳鸣;浅析清政府的聘用洋员政策[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杨希;;重庆开埠后重庆现代经济地位对西部的辐射[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李宝民;试论近代民族资本轮航业前期迟缓发展的原因[J];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朱荫贵;;引进与变革:近代中国企业“官利”制度分析[A];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演讲讨论稿)[C];2002年

2 赵明龙;;陆荣廷与广西边防公路建设[A];陆荣廷与龙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易惠莉;;近代企业制度和企业家精神建立之困境——以招商局并购旗昌轮船公司为个案考察[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少辉;上海金融中心法制变迁及决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吕铁贞;晚清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潘建华;洋务运动时期(1860-1894)企业融资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杨勇;近代中国公司治理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张世红;晚清买办与实业家徐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7 杨在军;中国近代公司特许阶段公司治理研究[D];南开大学;2004年

8 赵树廷;清代山东对外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田渝;16至19世纪中叶亚洲贸易网络下的中暹双轨贸易[D];暨南大学;2007年

10 任满军;晚清商事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红标;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牟晓林;十八世纪中国瓷绘西洋人物图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向春凤;近代重庆进出口贸易研究(1873—1919)[D];西南大学;2011年

4 邢泷语;历史时期北部湾海洋经济发展探析[D];暨南大学;2011年

5 郑向东;古代韩江流域经济地理研究(秦~元)[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杨阳;清末商约谈判[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芳;晚清灯塔建设与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波;广西近代进出口贸易的口岸选择(1877-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9 虞坤;元代广西对外交通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李艳;战时工业内迁与重庆城市化进程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曼;;四联总处与战时西南地区的农业[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8期

2 陆秋实;;西南出海大通道[J];初中生辅导;2009年11期

3 李双璧;;试论一九一七年的川、滇、黔军阀混战[J];贵州文史丛刊;1984年02期

4 陈国生,郑家福;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的史学研究[J];史学史研究;1998年03期

5 乐承耀;;翁文灏与抗战期间的西南大开发[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6 周正龙;;略论西南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武装抗日活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王红曼;四联总处与战时西南地区的金融业[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8 李良品;;建国以来西南地区土司问题区域研究综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方勇;;建国初期的《西南区禁绝鸦片烟毒治罪暂行条例》评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徐德莉;;抗战视窗下西南蛮区风俗习尚改良运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洵;杨光彦;;抗战时期西南地区农村的社会变迁[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2 黄景海;;秦皇岛港开埠溯源初探[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3 覃延佳;;试析陆荣廷起家龙州之历史场域及其隐谕[A];陆荣廷与龙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国生;;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高等院校与西南教育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李媛;;浅议苏元春移民实边实效[A];苏元春与壮族边疆开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崔志海;;试论中美《通商行船续订条约》[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7 秦和平;;有关抗战前期西南地区农业发展与禁烟运动关系的认识[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8 秦和平;;关于蒋介石与20世纪30年代西南三省禁烟运动关系的认识[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9 陈争平;;不平等条约下近代关税制度的形成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10 许方宁;;评马赖之死[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树林;一部传记,见证民族伤心史[N];光明日报;2007年

2 潘洵 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秘书长,重庆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抗战大后方战略地位的形成与演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徐风;最后的努力[N];吉林日报;2007年

4 张小雷;抗战期间大后方的一个展览会[N];人民政协报;2006年

5 谌许业 谌勇;抗战中的龙潭战役[N];中国档案报;2010年

6 习斌;《扬子江白话报》的几桩历史“公案”[N];镇江日报;2010年

7 吴爱玲;抗战时期的柳州空袭[N];中国档案报;2005年

8 ;勿忘国耻[N];中国矿业报;2000年

9 宋月红;从“十条公约”到“十七条协议”[N];中国民族报;2009年

10 撰稿 王学毅 孔晶 刘连岗;解码档案里的历史[N];大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吕一群;晚清汉口贸易的发展及其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毛立坤;晚清时期香港对中国的转口贸易(1869—1911)[D];复旦大学;2006年

3 张佳余;近代东北开埠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曹传清;赫德对晚清中国社会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林东;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社会生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丁勇;五口通商以来沪甬的外贸与移民(1843-1913)[D];浙江大学;2007年

3 闫亚平;抗战时期西南地区和关内沦陷区工矿业发展的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志军;论近代中国的子口税制度[D];郑州大学;2006年

5 吴文华;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大后方的职业教育[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石会辉;民国时期山东商业历史考察(1912-1937)[D];南昌大学;2008年

7 于越;试论晚清的海关邮政[D];吉林大学;2006年

8 余群美;晚清浙江手工业及其市场初探[D];浙江大学;2007年

9 徐双华;晚清烟台贸易的发展及其衰落原因分析(1863-1911年)[D];厦门大学;2009年

10 马萍萍;晚清海派园林剖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45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345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2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