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广西物价变化原因与管制政策研究
[Abstract]:Guangxi,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uthwest rear area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reflect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law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ce changes in the area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state. Due to war, immigration, inflation, speculation, natural disasters and other factors, wartime prices in Guangxi skyrocketed. Guangxi authorities have issued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maintai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but most of them use administrative orders instead of economic means to manage prices, so the final effect is not satisfactory, failed to control the rise of price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K265;F7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佩玉;;从开放到管制——战后国民政府外汇政策的演变及后果[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2 陈峥;刘启强;;民国时期广西民间“标会”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3 赵小勇;抗战初期大后方通货膨胀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黄普军;苏春梅;;浦北县近40年旱涝的统计特征及成因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4期
5 苏春梅;颜雪梅;;浦北县1967—2006年主要气象灾害统计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9期
6 丁毅;李道永;;漫话金圆券[J];沧桑;2007年04期
7 傅宏;略论抗战前夕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8 袁丁,陈丽园;1946~1949年间东南亚及美洲侨汇逃避的原因[J];东南亚纵横;2002年06期
9 刘慧宇;孔祥熙与中央银行的发展[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05期
10 汪朝光;战后初期中国经济恢复与重建的若干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涛;民国时期西南地区林业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马志刚;中国近代银行业监理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金志焕;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孙宝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1——1945)[D];苏州大学;2004年
5 马军;国民党政权在沪粮政的演变及后果(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D];复旦大学;2004年
6 宋佩玉;抗战前期上海外汇市场研究(1937.7—1941.12)[D];复旦大学;2004年
7 巴志鹏;土地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李爱;白银危机与中国币制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勇;近代中国公司治理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李琴;走私·缉私·中外贸易[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贤敏;抗战时期湖南煤矿业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冬梅;国民政府时期的县银行研究(1940-1949)[D];西南大学;2011年
3 龙建军;近代华南地区慈善事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玲玲;抗战时期重庆银行业法制监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李湘湘;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货币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杨亚伟;抗战时期湖南机械工业[D];湘潭大学;2011年
7 刘鹏;西北实业公司研究(1945-1949)[D];河北大学;2011年
8 朱春辉;民国时期四川金融业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吴苏晨;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工薪收入及生活状况考察[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夏友仁;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小林;王海威;;抗战时期广西文化政策略论[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唐凌;抗战时期日军两次入侵对广西工业生产力的破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刘文俊;;民团体制与抗战时期广西的军事动员[J];学术论坛;2006年09期
4 侯宣杰;陈炜;;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农业发展的原因及特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唐应创;唐咸明;;抗战时期日寇两次入侵广西造成的图书损失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陈炜;秦彬;;抗日战争时期广西的粮食经济政策[J];柳州师专学报;2007年03期
7 覃静;;抗战时期广西各图书馆受损基本情况及其思考[J];抗战文化研究;2008年00期
8 袁玉芳;;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当局的社会总动员策略[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9 陈炜,侯宣杰;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农业发展的原因及特点[J];广西地方志;2005年04期
10 刘庆礼;;浅论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的精兵简政[J];传承;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承现;;抗战时期中国关内地区朝鲜义勇队的抗日活动[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甘旭岚;;抗战时期延安民族学院的创立及其变迁[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朱魁;;三擒汉奸胡二水[A];老兵话当年(第九辑)[C];2005年
4 程仪;;试论抗战时期鄂东地区党的建设[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5 雷河清;孙少衡;;李先念在抗战时期的军事指挥艺术[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6 李建国;;抗战时期中国特矿运输研究[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7 彭一万;;万民血肉筑防城——抗战时期厦门旅菲三诗人[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郭文瑞;;椽笔抒情 浩气永存——略述抗战时期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在山西的诗作[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山西抗战文化研讨专集[C];1995年
9 李琴芳;;抗战时期中国的猪鬃业[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10 黄述振;左其义;;抗战时期京山县的财经工作[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献文;抗战时期的抗战电影[N];中国艺术报;2005年
2 江汉大学 庄桂成;武汉抗战时期的“文协”[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孙兴维;抗战时期,新疆有3条国际运输线[N];解放军报;2011年
4 傅渝;抗战时期的中国留法艺术学会[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撰稿 本报记者 杨力叶;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N];桂林日报;2010年
6 宋仲福(本文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抗战时期甘肃工矿企业的发展[N];甘肃日报;2001年
7 冯都;抗战时期的中日假币大战[N];人民政协报;2000年
8 解新占;抗战时期蠡县的地道战[N];保定日报;2010年
9 王书强 赵国英;抗战时期胶东对敌斗争的创举:伪属档案[N];中国档案报;2010年
10 薛毅;抗战时期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N];中国化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卫国;抗战时期桂林教育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延强;抗战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徐健;抗战时期广西报人群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把增强;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5 赵晶;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作用及领导方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谢廷秋;贵州抗战文化与文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宋春华;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祖平;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体制下的政治参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9 张志伟;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文化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志芳;抗战时期晋绥边区农村经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宗海;抗战时期西安防空建设论述[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挺;抗战时期中国高等院校内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3 郑东;抗战时期安徽秘密社会与新四军[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振华;抗战时期国共合作中的美国因素之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吴文华;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大后方的职业教育[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淑丽;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报刊事业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谢飞;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劳开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上海情报工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艾萍;抗战时期人口内迁与广西社会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沈阳;抗战时期四川拥军优抚政策述评[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57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357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