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后方的民众教育馆——以四川省和重庆市为中心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5 20:54
【摘要】: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了增强抗战力量、强化社会控制,赋予民众教育馆"训练民众、动员民众之重大使命"。抗战大后方四川省和重庆市的民众教育馆,在蒋介石推动国民精神总动员及新生活运动的背景下,致力于民族精神、传统道德的教育;协助政府检查民众读物、剧本、宣讲资料;利用集会仪式等渠道对民众实施国民精神动员及日常生活改造,为战时民众动员与训练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工作范围过于宽泛,人员缺乏专业训练,经费不足,以及部分职员工作敷衍懈怠,尤其还须面对国家权力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而使民众教育馆工作力不从心。不过它毕竟是政府体制内的社会教育中心机构,较之体制外的民众教育力量,具有被政府强力推广的优势,因此在社会精英和政府官员心目中依然"比较卓异"。
[Abstract]: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strength and social control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entrusted the Education Museum of the people with "training the people and mobilizing the people". In the context of Jiang Jieshi's promotion of the general mobilization of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the new life movement, the mass education centers of Sichuan Province and Chongqing Municipality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education of national spirit and traditional morality. Assist the government to check people's books, scripts, preaching materials, and make some contributions to the mobilization and training of the people in wartime by means of gathering ceremony and other channels to carry out the national spiritual mobilization and daily life reform. However, because the scope of work is too broad, the staff lack professional training, lack of funds, and some staff work perfunctory, especially facing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power and local society, which makes the work of popular education museum unfit. However, it is the central institu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government system, and has the advantage of being strongly popularized by the government compared with the mass education force outside the system, so it is still quite different in the eyes of the social elite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众教育馆与国家意识的塑造研究”(13BZS098)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K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毛文君;赵可;;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实施效果有限的原因探析——以民众教育馆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2 郭旭;;省立贵阳民众教育馆始末[J];贵阳文史;2009年02期

3 李冬梅;;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举步维艰的缘由[J];求索;2010年12期

4 朱煜;;民众教育馆与私塾改良——以1930—1937年江苏为中心的考察[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2年02期

5 康华;;民国时期民众教育的历史思索——评《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1928-1937):以江苏为中心》[J];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03期

6 张鹏;;董渭川与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1期

7 朱煜;;《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1928—1937):以江苏为中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年01期

8 李冬梅;;抗战前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馆事业活动述评[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 张廷银;晚清及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事业[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任宝祯;七十年前的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N];联合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煜;江苏民众教育馆研究(1928-1937)[D];苏州大学;2012年

2 张研;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的社会教育[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文君;近代中国(1911—1937)城市民众教育馆述论[D];四川大学;2002年

2 张本一;河南省立民众教育馆研究(1928-1937)[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赵玮;陕甘宁边区民众教育馆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4 雷正群;贵州民众教育馆与民众生活研究(1975-1949)[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业廷;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研究(1928-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于文哲;湖北省立实验民众教育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鹏;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研究(1929-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曹丽娟;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研究(1933-1937)[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吴善家;陕西省民众教育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贺培东;青岛社会教育研究(1929-1937)[D];青岛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57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357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3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