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思潮中的奇葩:张申府中国化思想及其独特禀性
[Abstract]:In the social trend of "Sinicization" in the 1930s and 1940s, Zhang Shenfu's thought of Sinicization was unique. Zhang Shenfu's "Sinicization" has a very broad connotation, which includes not only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but also the Sinicization of western thoughts, including democracy and science, and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His thought of Sinicization has distinct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first, he thinks that Siniciz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contemporary China, emphasizing loc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second, he pays attention to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Sinicization from the aspect of methodology. Third, in the middle, west, horse, "three-class return to one" in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 Different from Mao Zedong's thought of serving the revolutionary practice in China, Zhang Shenfu mainly devoted himself to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and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ure theory, and achieved laudable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 his thought of Sinicization has some defects, such as ambiguous expression, separation from revolutionary practice, lack of systematic argumentation, and the spiri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13JD710005)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SJB720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6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冯崇义;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化思潮[J];开放时代;1998年02期
2 刘霞;;张申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有益探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01期
3 董德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维度及其相互关系——以毛泽东的相关论述为中心[J];齐鲁学刊;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亚杰;;两场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环节[J];北京党史;2011年02期
2 尚小明;;民国时期大学哲学科系的“热”与“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3 李永春;;少年中国学会与1920年“改造联合”[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4 颜中军;;论张申府的逻辑观[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田玲丽;柏才勇;;张申府与新启蒙运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侯艳兴;;张申府妇女解放思想探析[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谌玉梅;;张申府与抗战时期民主宪政运动[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艾智科;;中国抗战历史文化研究述评[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9 郑斌;张申府——不该被遗忘的学者政治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10 何益忠;;中共创建时期“民主集中制”考[J];党的文献;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秦立海;;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张申府[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2 陈亚杰;;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背景——以新启蒙运动为中心的历史考察[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明;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韩向东;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思想与文学创作[D];吉林大学;2011年
4 潘建伟;对立与互通:新旧诗坛关系之研究(1912-1937)[D];浙江大学;2012年
5 李永春;《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亚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刘静芳;综合创造的哲学与哲学的综合创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邓文初;民族主义之旗[D];浙江大学;2005年
9 刘军平;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张海燕;延安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再凤;晚清绅士家庭的孩子们(1880-19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曹强;1921-1927年北京青年团组织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钱江;张申府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谌玉梅;抗战时期张申府的民主政治思想及实践探微[D];湘潭大学;2011年
5 王静;张申府与中国共产党(1917-1949)[D];天津大学;2010年
6 黑鹏杰;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D];延安大学;2011年
7 穆昭阳;中国现代民俗学发端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李永青;十七年小说中丑角化人物形象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海儆;蒋介石“历久弥新”文化观初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晓燕;从激烈的社会批判到沉稳的学理探求[D];河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蒲文胜;;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2 冯崇义;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化思潮[J];开放时代;1998年02期
3 雍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05期
4 马照海;;张申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综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照海;;论张申府“三流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思想[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孙敦恒;张申府教授在清华[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3 雷颐;;“仁”与”科学法” 漫话张申府[J];读书;1992年07期
4 孙敦恒;;哲学名师——张申府[J];北京党史;1993年06期
5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述评[J];宁夏党校学报;2001年06期
6 郭一曲;解析的辩证唯物主义:张申府的哲学思想[J];中国哲学史;2001年04期
7 田玲丽;;张申府的悲剧人生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王贵胜;;张申府:“我是一个宁折不弯的人!”[J];炎黄春秋;2008年02期
9 韩成才;;试论张申府对“仁”的现代阐释[J];网络财富;2009年03期
10 陈继奎;;张申府民主思想概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秦立海;;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张申府[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舒衡哲 (美)李绍明;张申府访谈录[N];人民政协报;2001年
2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张申府的思想脉络(上)[N];经济观察报;2014年
3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张申府的思想脉络(下)[N];经济观察报;2014年
4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向世陵;张申府:仁与科学之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演讲人 王中江;谈张申府哲学中的“实”[N];人民政协报;2013年
6 散木(浙江大学);一位被遗忘的思想家[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7 熊英;口述历史别样传记[N];中国信息报;2001年
8 刘钝;张申府与相对论[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李文;学者与学问的“不合时宜”[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汤一介;读《张申府文集》[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田玉才;制度改造与人的改造[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照海;论张申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考[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2 陶思亮;张申府理性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静;试论张申府对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贡献[D];湘潭大学;2013年
4 韩成才;张申府儒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何鸿志;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张申府民主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静;张申府与中国共产党(1917-1949)[D];天津大学;2010年
7 梁伟力;张申府启蒙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王伯然;1915-1925年的张申府:徘徊于学术和政治间的学人[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谌玉梅;抗战时期张申府的民主政治思想及实践探微[D];湘潭大学;2011年
10 宋伯存;张申府政治思想及其活动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66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36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