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印花税的涉外困境
[Abstract]:In March 1913, the Beijing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mposed stamp duty by the imperious resistance of the power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ax fairness and territorial administration,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have constantly consulted with foreign ambassadors in China, and have diplomatic envoys stationed abroad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with their respective countries, and require foreign businessmen in China to pay tax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Stamp Duty Law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Stamp Duty Law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though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ts local diplomatic special representatives have made difficult representations and actively fought for it, due to the weakness of national strength and the restrictions of various unequal treaties, the issue of the collection of stamp duty concerning foreign affairs has not been effectively resolved for a long time. Although the diplomatic consultation to safeguard national interests is difficult and long, it shows the spirit and perseverance of the diplomatic elite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清末民初的印花税研究(1903—1928》(12YJA770025)
【分类号】:K2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敖文蔚;民国时期土匪成因与治理[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年06期
2 王天奖;;民国时期河南“土匪”略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3 王正元;民国时期的"夏时制"[J];钟山风雨;2003年01期
4 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2006年02期
5 柯伟林;朱适;陈红民;;关于民国时期中国国际化问题的新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曹风雷;;20世纪30年代前期的河南造林运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付广华;;民国时期新桂系政权的民族观述论[J];桂海论丛;2007年06期
8 孙静;刘嘉;;浅析民国土匪赖以生存的社会关系——以湘西地区为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张绪忠;;试论民国浙江禁烟运动的发展阶段——仅以1912—1935年为考察对象[J];黑龙江史志;2008年24期
10 喜饶尼玛;央珍;;民国时期的汉藏文化交流述评[J];中国藏学;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敖文蔚;;民国时期土匪成因与治理[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2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戚厚杰;;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及教训[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6 江沛;;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7 赵英兰;;民国社会病态与弱势民众生活述略[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立群;;民国时期河北旗地政策述略[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9 王印焕;;民国时期冀鲁豫农民的离村与人口近代化[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何康民;;民国时期的汉中油布票子[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10年增刊总第四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香;学界反馈力量大《民国时期社会调查》出《续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张艳华 章慕荣;民国时期的一场中外香烟大战[N];团结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高志全;王宠惠:民国第一位法学家[N];东莞日报;2011年
4 湖南省桃源县审计局 李云飞;民国时期湖南省的县级审计[N];中国审计报;2009年
5 黄美真;完整展现民国史风貌[N];人民日报;2006年
6 谢世诚 伍野春 华国梁;民国时期的体育节[N];法制日报;2000年
7 陈郑煊;民国时期使用的货币[N];闽南日报;2005年
8 陈清筌;怀想那些消逝的名字[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姜澎;吴景平:故纸堆中还原民国历史[N];文汇报;2011年
10 沈涛;民国时期自贡的禁赌[N];自贡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马德坤;民国时期济南同业公会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苏新留;民国时期水旱灾害与河南乡村社会[D];复旦大学;2003年
6 汪巧红;民国时期湖北的新县制研究(1939-1949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黎霞;负荷人生:民国时期武汉码头工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向文;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春英;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权力与地方社会控制—以1928—1949年川康地区县政整改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张彦台;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斌;民国四书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方;民国时期的新兴职业女性[D];吉林大学;2006年
4 吴志娟;科学本土化:民国时期科学发展必由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程慧;中华国民拒毒会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现华;民国时期杭州典当业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王宁宁;民国时期赌徒群体透视[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秀惠;民国时期福建大刀会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赵林凤;民国时期江苏农村金融变动的探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10 卢艳香;民国时期青海省人口若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83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383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