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稚晖在李济深被囚汤山案中的角色

发布时间:2019-02-22 07:41
【摘要】:吴稚晖是国民党元老,在中央尊荣言重;李济深为地方实力派,在北伐前后的政局中举足轻重。二人为姻亲,关系特殊。李曾引吴为其中央之奥援,吴多少亦以此自重。此一背景是吴稚晖能说服李济深于蒋桂矛盾激化之际犯险入京的重要原因。在汤山事件前,吴稚晖引李入京被拘,于友道有亏;汤山事件后,吴稚晖虽陪李同居,但有半陪半监且图名之象。当然,吴稚晖为李济深恢复自由亦曾极力调和。其间的暗流涌动、纷繁复杂,揭示了近代中国政局之波谲云诡,突显了中国传统政治现代转型的困境与多歧。
[Abstract]:Wu Zhihui, a Kuomintang veteran, respected honor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i Jishen was a local power school wh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They are related by marriage and have a special relationship. Li cited Wu as his central aid, and Wu respected it. This background is an important reason why Wu Zhihui can persuade Li Jishen to enter Beijing whe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Jiang and Gui intensifies. Prior to the Tangshan incident, Wu Chih-hui led Li into Beijing and was detained, at the expense of Youdao. After the Tangshan incident, Wu Chih-hui cohabited with Li, but he was half accompanied and half in prison. Of course, Wu Zhihui for Li Jishen to restore freedom also tried to reconcile. The complicated and complicated undercurrent reveals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modern China and highlights the dilemma and diversity of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olitics.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
【基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抗战时期广东保甲制度研究”(11YJC770046)的阶段性成果 2013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的资助
【分类号】:K26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梅;;三青团成立的原因新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韩永适;;张群与抗战时期的川政[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赵兴银;周广伟;;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J];沧桑;2006年01期

4 刘会军,郑率;论蒋介石个人独裁的制约因素[J];东疆学刊;2003年03期

5 王兆宇;;抗战期间国民党的派系问题及其启示[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高正礼;试析中共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抗日统战关系的特点[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5年03期

7 廖声丰;曹维忠;胡晓红;;浅论南京国民政府中的政治派系——以1927年至1937年为考察中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王合群;国民党派系斗争与浙江“二五减租”运动的兴起[J];民国档案;2002年02期

9 邹元丰;;论新桂系奉行“三民主义”的缘由[J];传承;2009年18期

10 王晓军;;1946年广西省参议会议长选举风波述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黄宗华;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干部训练研究:1932-1949[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政治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郭昌文;蒋介石对地方实力派的策略研究(1928-1936)[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秀原;民国宪政体制的选择与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6 曾凡贞;新桂系县政改革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李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1937—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合群;浙江“二五减租”研究(1927—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田湘波;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剖析1927-1937[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广少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及其行政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志明;权力重构与利益抗争:国民党江浙党部的政治主张及其实践(1928-1931)[D];南京大学;2011年

2 王丹;岭南画派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志鹏;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派系斗争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刘永刚;对抗与合作: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与闽粤国民党地方政府关系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5 陈蒙;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组织建设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亮;徐恩曾失势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虞志坚;试论何键与蒋、桂关系(1927-1937)[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宇峰;阎锡山幕僚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9 李先伦;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宪政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建成;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振常;;苏报案中一公案——吴稚晖献策辩[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6年03期

2 周为号,钟声;吴稚晖无政府主义思想剖析[J];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01期

3 陈毓敏;小考吴稚晖祖籍[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4 徐超;;吴稚晖学术思想研究浅析[J];才智;2013年29期

5 陈清茹;;吴稚晖“首议清党”辨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6 汤焕磊;《新世纪》时期吴稚晖政治思想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7 欧人,王世勇;评吴稚晖“反传统”的道德观[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孙云年;吴稚晖逃寿说怪话[J];民国春秋;1994年06期

9 赵慧峰,杨玉好;论抗战时期的吴稚晖[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宁卫萍;;吴稚晖与蔡李之争——以1928-1929年北大护校风潮为中心[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庄淑红;;从拒绝到合作:吴稚晖对孙中山认知的转变[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杨天石;周氏三兄弟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N];光明日报;2003年

2 ;历史的全力[N];常州日报;2011年

3 杨天石;宋庆龄为国共合作募集签名[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士清;吴稚晖教育救国思想评述[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盛小平;论辛亥革命前后的吴稚晖[D];扬州大学;2002年

3 谭秋霞;试论辛亥革命时期吴稚晖的民族主义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显波;《新世纪》中吴稚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D];西北大学;2009年

5 宁卫萍;吴稚晖与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大学风潮的调处[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27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427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3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