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到记忆:深化南京大屠杀研究的逻辑路径
[Abstract]:As China legislates to establish the National Memorial Day for the victims of the Nanjing Massacre,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deepe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Nanjing Massacre. There are three logical paths: the victims of the Nanjing Massacre are not just Nanjing people. But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Chinese; The Nanjing Massacre is not only a unique mem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 but also a part of the memory of the world's people about the war. The Nanjing Massacre, through two trial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ast Asia's historical cognition and a major historical, political and legal achievement of the anti-fascist war of the peoples of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people of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The memory of the Nanjing Massacre concerns the order of East Asia and even the world.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09年度项目“抗战时期中国受害者PTSD研究——以南京大屠杀受害者为中心”(09BZS021)
【分类号】:K26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生;翟意安;;东京审判南京大屠杀案的辩护——以控、辩双方质证为中心的考察[J];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04期
2 张生;;南京大屠杀受害者PTSD初步研究[J];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04期
3 张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张生;;美国文本记录的南京大屠杀[J];历史研究;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珩,孙强;抗战胜利后的蒋日伪合流评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2 米卫娜;;抗日战争后北平市对日籍技术人员的留用[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3 米卫娜;;抗战胜利后北平市日侨的遣返工作[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4 何力群;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日处置与勾结[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5 高凡夫,赵德芹;日本天皇裕仁与细菌战[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王卫星;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英国外交档案的史料价值[J];档案与建设;2002年03期
7 曹艺;;防御作战中的歼灭战——中国军队万家岭大捷原因探析[J];党史文苑;2010年24期
8 严海建;;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案审判的社会影响论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董为民;;南京大屠杀时期在宁西方外交人员的活动及其影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李日升;丁留宝;罗国辉;朱海城;;抗日战争史研究综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美华;夏正伟;;试论日本投降后在江南地区的缴械[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家俊;;提篮桥监狱对日本战犯的关押、审判与执行[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燕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1937—1985)[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7年
4 都斌;;以“和”亡华——抗战时期日本诱降策略探析[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第六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渠长根;功罪千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樝;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安全保卫工作的理论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何德廷;抗日根据地肃奸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左世元;近代中国政派、政要之对日态度及策略研究(1915-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安中;国民政府军事工业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6 高世鹰;战后日本对华“政经分离”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段智峰;蒋汪合作研究(1931-1938)[D];浙江大学;2012年
8 许屹山;毛泽东的日本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赵玲燕;远东委员会与日本战犯处罚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10 何扬鸣;历史记忆:《东南日报》中的南京大屠杀[D];浙江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大庆;1938年1月17日“广田电报”考证[J];民国档案;1998年03期
2 文俊雄;李复为在英美放映南京大屠杀纪录片致董显光等报告两件[J];民国档案;2002年04期
3 王卫星;论南京国际安全区的成立[J];民国档案;2005年04期
4 马磊,王家同,皇甫恩,施旺红;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遗传易感性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4年01期
5 张连红;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J];近代史研究;2001年03期
6 杨晓云;王娥蕊;李娜;;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特点及教育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7年02期
7 张生;;德国档案中的南京大屠杀[J];抗日战争研究;2005年04期
8 刘燕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1937—1985)[J];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04期
9 张生;;南京大屠杀受害者PTSD初步研究[J];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04期
10 魏楚雄;;历史与历史学家:海外南京大屠杀研究的争议综述[J];历史研究;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墙[J];全国新书目;2001年02期
2 马振犊;财政部驻港人员有关南京大屠杀等问题的情报[J];民国档案;2002年02期
3 ;美国华人抗议江藤隆美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J];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03期
4 倪腊松;为了历史的尊严——评《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J];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04期
5 ;《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虚构派批判》[J];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04期
6 程兆奇;南京大屠杀札记(之二)[J];史林;2003年01期
7 ;旅日华侨设立南京大屠杀研究资助项目[J];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02期
8 王秀霞;国内关于“南京大屠杀中南京国际安全区”研究的历史回顾[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张连红;南京大屠杀前夕南京人口的变化[J];民国档案;2004年03期
10 李寒梅;;中国学术界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研究[J];太平洋学报;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燕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1937—1985)[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7年
2 程兆奇;;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几个问题[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3 孙宅巍;;论国共两党对南京大屠杀的共识[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4 张连红;;南京大屠杀的后遗症:幸存者的创伤[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5 李习文;;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对外传播[A];公共外交季刊2011夏季号(总第6期)[C];2011年
6 周华;;南京大屠杀的罪恶历史不容否定[A];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集[C];2005年
7 姜玉春;;南京大屠杀见证人,德国大使馆行政主管沙尔芬贝格之死[A];中国近现代史料专题研究[C];2011年
8 程兆奇;;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几个问题[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9 张生;;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10 姚群民;;《救国时报》在海内外披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述评[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编审 徐志民;美国公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知历程[N];人民政协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冯爱琴;南京大屠杀研究仍有较大拓展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早报记者 龚菲 实习生 马秋萍;“南京大屠杀”资料照片在日巡展[N];东方早报;2014年
4 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谌苏芬;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公布[N];光明日报;2014年
5 早报特约评论员 周庆安;直面南京大屠杀史实是弥合中日关系的起点[N];东方早报;2005年
6 周竞;追忆南京大屠杀[N];各界导报;2005年
7 记者顾兆农;百余日本老兵证言南京大屠杀史实[N];人民日报;2002年
8 记者顾兆农;南京举行国际和平集会[N];人民日报;2002年
9 邹德浩;纽约举办《南京大屠杀图片展》[N];人民日报;2004年
10 朱成山;南京大屠杀的拷问[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春霞;新闻媒体中的南京大屠杀[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袁志秀;美国人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见证、传播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仇凯;论以色列的大屠杀教育—兼论对我国中学南京大屠杀教育的启示[D];鲁东大学;2014年
4 颜玉凡;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的调查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晓红;影像生产与集体记忆[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薛媛元;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安全区难民生存状况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许书宏;恐惧的记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茹慧渊;浅析美国对南京大屠杀报道变化的原因[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张珊珊;罗伯特·威尔逊与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10 程铂舜;集体记忆的规训: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如何被建构[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43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443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