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加一战的美国因素——以驻华公使芮恩施为中心的考察
[Abstract]:With the break-up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Germany in February 1917 and the invitation to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act together, the pace of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first World War was once again opened. Ruiensi, the then US ambassador to China,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ushing China to follow the United States. It was Mr Ruernsey's push to realize China's protest against Germany and the breaking up of diplomatic ties with Germany. But the debate over whether to take part in the war has fuelled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withi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hich the United States wants to reconcile but does not want to interfere in China's internal affairs. In fact, the United States did not oppose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war, but hoped that China would join the war after achieving internal reconciliation and reunif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although Ruernsey has repeatedly sought loan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o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is worried about stimulating Japan and is unwilling to assist China directly.
【分类号】:G63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介;美国政府打烊为哪般?[J];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1995年04期
2 郑士贵;美国政府对计算技术工业的投资[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2期
3 傅小随;美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和观念[J];行政论坛;1998年05期
4 陆月娟;二战后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历史演变[J];历史教学问题;2001年03期
5 谢静,肖俊峰;从教育法判例看美国政府对家庭学校的管理[J];湖南教育;2005年12期
6 徐畅,赵志伟;“迪克西使团”访问延安评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徐煜;论20世纪20年代的英美海上争霸[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陈世阳;夏欢;;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兼与赵志辉同志商榷[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范丽萍;;对1951~1954年西太平洋集体防务体系演变过程的历史考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华丽;;国外网络信息的发展与应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一飞;;美国INTERNET的密码政策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2 温恒福;;“斯密斯—休斯法”的颁布及其对美国一战后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萧鸣政;陈小平;;美国联邦政府人才评价的评析与启示[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苏英;吴灼亮;曲婉;;美国创新政策发展趋势及其启示[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5 苏英;吴灼亮;曲婉;;美国创新政策发展趋势及其启示[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其荣;蒲玉梅;;美国的中东政策与中东民族-国家关系发展态势[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叶露;董丽娴;郑晓云;王虹;马娜;陈玲;;美国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分析与思考[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曲正伟;;美国缩减班额计划的实践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王志华;苏祖勤;;新公共管理运动时期美国政府职能调整及其启示——以美国联邦政府为例[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孙士海;宋华明;;美国大学自治的制度保障探析及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茹晴;美国政府如此配置资源[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2 黄勇;由“联想事件”而来的联想[N];中国贸易报;2006年
3 刘友存;对外国钢铁产品的依赖威胁美国安全[N];中国冶金报;2007年
4 王婷;通过磋商解决中美知识产权纠纷[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黄力颖;镜子遮天蔽日减缓温室效应[N];东方早报;2007年
6 张介岭;美国多方探寻替代能源资源[N];经济日报;2007年
7 杨宁;1300万:选择性遗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8 谢靓;“美国政府目光应放长远些”[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王振华;美国政府在住房市场的作用 帮助低收入家庭获得住房[N];中国社会报;2006年
10 记者 管亚东 黄青山;美国商品中心有望落户深圳[N];深圳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长木;论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D];吉林大学;2004年
2 燕玉叶;购买“和平”:冷战后美国对朝鲜的经济援助[D];复旦大学;2008年
3 冯晓玲;美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4 张颖;美国公共产品供给演进轨迹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5 王计昕;美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樊为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中东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钟健平;美国外交与安全智囊机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张杨;冷战与美国的外层空间政策(1945—1969)[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沈国麟;控制沟通[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马先仙;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晓莉;美国对外援助中的民间志愿组织[D];外交学院;2006年
2 张伟涛;“新帝国主义”评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芳;中美能源合作探析[D];暨南大学;2006年
4 张彩云;门户开放:20世纪上半期美国扩张战略的历史轨迹[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静;花旗银行近代在华活动与美国政府的关系探析(1902-1929)[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晨曦;论美国对玻利维亚政策(1952-1964)[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董丽君;论美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谢恩平;美国的《信息自由法》与媒体[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冯速;冷战后美国大战略下的东亚政策解读[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高美华;论当代美国国际法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56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456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