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留学生与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9-04-28 17:04
【摘要】:抗战时期,大批留学生回迁到西部地区。他们呼吁发展战时后方民众教育,并致力发展后方民众教育,从而为西部地区民众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Abstract]: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a large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returned to the western region. They call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artime rear civilian education, and commit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ar public education, thus making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作者单位】: 凯里学院;
【基金】:凯里学院2012年度院级课题“民族地区留学生与近代民族地区图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课题号S1222)的成果
【分类号】:K265;G648.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鹤;;抗战时期湘西民族地区现代教师队伍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考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章桢;教育家马宗荣[J];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06期

3 吕云飞;略论雷沛鸿的民众教育思想和实践[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4 吕春枝;;略论马宗荣的社会教育思想及实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刘鹤;;留学生与抗战时期贵州教育的发展[J];教育评论;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鹤;;留学生与抗战时期贵州教育的发展[J];教育评论;2012年03期

2 朱考金;王思明;;试论民国时期民众教育的实践——以北夏实验区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才林;“作新民”、“唤起民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付文珍;孟宪承民众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东霞;雷沛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策划活动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曾荣;马宗荣社会教育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4 余佳珍;陈礼江民众教育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贺培东;青岛社会教育研究(1929-1937)[D];青岛大学;2010年

6 杨育智;论社会教育内容[D];山西大学;2012年

7 吕慧;论日本的社会教育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鹤;;抗战时期湘西民族地区现代教师队伍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考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林开良;;回眸贵州 派遣留学生情况[J];贵阳文史;2005年06期

3 张羽琼;;略论贵州早期留学教育的兴起[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4 吕幼樵,何长凤;马宗荣教授与贵阳文通书局编辑所[J];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04期

5 谢六逸;;继华的性格[J];山花;1980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荣;马宗荣社会教育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炳成;;略论抗战时期内迁及其对西部地区的影响[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02期

2 张赛群;;抗战时期大后方开发与“三线建设”之比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张颖;;抗战时期人口内迁对陕西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J];西安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孔繁岭;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J];抗日战争研究;2005年03期

5 张根福;;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移对抗战局势的影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吴季令;马云;;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及对当代西部教育的启示[J];唐都学刊;2008年03期

7 谭刚;;抗战时期人口迁移及对西部开发影响的全景展示——评张根福著《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兼论对西部开发的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04期

8 李建保;;我的回国之路[J];国际人才交流;2008年09期

9 唐正芒;西部抗战文化与西部文化开发——写在抗战胜利60周年[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10 姜石剑;;论资源委员会与抗战时期的工矿企业内迁[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同强;;留学生细胞生物学全英文授课教学探讨[A];2007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2 隋毅;车宏生;陈慧;;在华留学生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崔承现;;抗战时期中国关内地区朝鲜义勇队的抗日活动[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甘旭岚;;抗战时期延安民族学院的创立及其变迁[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张庭深;丁晓慧;丛敬;牛犁;;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解剖学会第四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委员会暨全国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主任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晓华;;英国在抗战时期对华立场及对香港问题的态度[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7 朱魁;;三擒汉奸胡二水[A];老兵话当年(第九辑)[C];2005年

8 杨秀红;;巴基斯坦留学生生理学英语授课体会[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程仪;;试论抗战时期鄂东地区党的建设[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10 雷河清;孙少衡;;李先念在抗战时期的军事指挥艺术[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献文;抗战时期的抗战电影[N];中国艺术报;2005年

2 江汉大学 庄桂成;武汉抗战时期的“文协”[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孙兴维;抗战时期,新疆有3条国际运输线[N];解放军报;2011年

4 傅渝;抗战时期的中国留法艺术学会[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撰稿 本报记者 杨力叶;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N];桂林日报;2010年

6 余贤杰;抗战时期兰州的城建区划[N];兰州日报;2005年

7 记者 周波;以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为契机 推动桂林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N];桂林日报;2008年

8 宋仲福(本文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抗战时期甘肃工矿企业的发展[N];甘肃日报;2001年

9 冯都;抗战时期的中日假币大战[N];人民政协报;2000年

10 记者 匡丽娜 实习生 苏映陶;“抗战经济文物展”红岩村亮相[N];重庆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东霞;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苏振锋;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郭俊华;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马长有;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田治威;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观[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杨雄年;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升级转化过程中政策绩效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7 王丽萍;西部地区农户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张小明;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王水莲;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刘志生;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宗海;抗战时期西安防空建设论述[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挺;抗战时期中国高等院校内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3 付国利;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刑事法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王振华;抗战时期国共合作中的美国因素之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淑丽;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报刊事业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商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土地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谢飞;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劳开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上海情报工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艾萍;抗战时期人口内迁与广西社会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高运飞;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67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467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0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