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与早期中美贸易关系
[Abstract]:......
【作者单位】: 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2014年度省社科联与大连工业大学社科联合作课题“近代美国与中国东北地区的贸易研究”(项目编号:2014LSLHZKT-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752.9;F757.12;K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登德;《富国须知》与《富国策》关系考述[J];安徽史学;2005年02期
2 张登德;;《富国策》著译者考释[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3 欧阳跃峰;姚彦琳;;近代教会报刊的在华传播——以《万国公报》为考察的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旷乔华;唐去非;;论“五四”前后陈独秀的宗教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5 陶玲慧;;浅议近代教会女学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6 高黎平;;林乐知的翻译活动与晚清政治变革的互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潘崇;张兰英;;1933年庄士敦的儒学演讲及其对儒学的认知[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臧运祜;20世纪前半期的中日美三角关系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9 南治国;但开风气敢为先——基督教与清末女子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佟洵;基督教新教在北京的传播及其演进历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兆胜;;中美日三国围绕朝鲜半岛初次博弈述论[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2 崔长青;;翻译教材的描写性探因[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高黎平;;晚近教科书与在华美国传教士的翻译活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吴伯娅;;耶稣会士白晋对《易经》的研究[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5 吕波;;雅裨理中国观研究[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6 马少甫;;美国早期中国观再探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7 杨剑龙;;论上海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马自毅;;简论近代中国主权意识的萌生和发展[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9 仇华飞;;对抗与妥协:《望厦条约》与早期中美关系[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10 仇华飞;;近代上海美商经营模式多元化的滥觞[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钟鑫;新加坡华人基督教研究(1819-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晖;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我国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动因[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李莉;近代中国的媒介镜像:《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1927-1940)[D];上海大学;2011年
6 崔华杰;传教士学者与中国历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谢建美;晚清政府主和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志丽;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黄江苏;周作人的文学道路[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帅;从门罗主义到门户开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昆励;论洪仁s曅挛潘枷隱D];湘潭大学;2010年
4 梁永康;“西学东渐”与晚清经济思想的近代化(1860-1911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燕君;近代漳州基督教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贾志峰;十字架与樟脑[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亮;基督教会与19世纪末中国习俗之改良[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阎铭;明清士大夫与耶稣会士译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洁;民国时期福州教会中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云;黄乃裳与近代福州报刊的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清云;;相互依存视角下的中美贸易关系浅析[J];神州;2013年31期
2 仇华飞;略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中美贸易关系[J];民国档案;1999年03期
3 陶佳琳;;从中美贸易关系视角议人民币升值[J];神州;2012年17期
4 马常娥;;337调查:中美贸易发展的新障碍及其应对策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王晓梅,李东;在曲折中前进的中美贸易[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俊;庄宗明;;中美贸易关系的演变及其前景展望[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资深媒体人 陈序;新数据或有助缓和中美贸易关系[N];东方早报;2013年
2 苗迎春;中美贸易关系的新格局[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深圳商报特派记者 鲁军 胡佩霞 王纯丹;中美贸易关系面临挑战[N];深圳商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曾 星;从中美贸易关系看我国外经贸发展[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黄继;罗奇:中美贸易关系非常重要[N];中国证券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时磊;中美贸易关系出现新变化[N];国际商报;2009年
7 ;世界没有高估中国[N];经济观察报;2010年
8 记者 卢国武;自治区举行专题讲座[N];广西政协报;2014年
9 见习记者 屠明星;美贸易政策代表团访华 释放和善信号[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王东;中美贸易争端的消极影响[N];中国财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傅瑜;论中美贸易关系[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程亚红;中美贸易关系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谷焕春;中美贸易关系发展与贸易摩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尹小龙;当代中美贸易关系中的不对称性分析[D];湘潭大学;2012年
4 孙韵璧;中美贸易关系的现状及其调整[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盛冰樨;布什政府对外贸易政策调整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6 许晓冬;中美贸易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16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516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