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形象在大后方的塑造及国共博弈

发布时间:2019-10-14 06:24
【摘要】:陕甘宁边区是抗战时期展示中共施政理念与实践的最佳样本,在建构中共政治形象中具有典型意义。中共力图通过报刊、图书介绍、赴边区考察等形式向大后方民众宣传边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把边区塑造为中国政治上最民主最先进的地区,从而构建一个既有先进理论指导,又具备善治能力的先进政党形象。这些措施扩大了陕甘宁边区在国内外的影响,增进了大后方民众特别是部分知识分子对边区及中共的了解,有力地提升了中共的政治形象。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
【分类号】:K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兴旺;林志彬;;中国共产党媒体形象塑造方式探究——以《新华日报》为中心的考察[J];长白学刊;2013年06期

2 刘兴旺;林志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媒体形象的塑造与认同——以《新华日报》为考察对象[J];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10期

3 王海军;;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书刊发行领域的博弈[J];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04期

4 徐德莉;;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巩固货币金融安全的政策考察[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必峰;李嘉树;;西方记者探访和宣传“红色中国”的原因[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正光;;延安时期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张娴;;身份定位、性别意识与自我奔突——谈丁玲《在医院中》的创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4 江静;;陕甘宁边区选举研究综述[J];北京党史;2007年06期

5 庞广仪;谷加恩;;试析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农民特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朱清河;;延安时期根据地新闻宣传的传播学检视[J];当代传播;2009年05期

7 刘伟;;论抗战时期毛泽东财政思想的科学内涵[J];党史文苑;2006年24期

8 罗凯;郭虎子;;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的成绩及经验[J];党史文苑;2009年16期

9 郭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历程与经验[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03期

10 魏德平;;延安整风对“陕北肃反”的重新定性[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金冬;;论街头诗的形式要素[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巫小黎;;《亦报》视境中的工农兵话语——《亦报》研究之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5)[C];2009年

3 奚洁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念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春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能力探析——以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个案考察[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胡为雄;;毛泽东倡导的延安精神是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家园[A];毛泽东研究2011年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石力月;从分营到融合:历史视野中的公共性[D];复旦大学;2011年

8 庞超;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欧阳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锄奸反特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黄晓华;身体的解放与规训[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运飞;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李晓华;抗战期间西方记者在华活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喜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4 夏雪梅;《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评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陈珂;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边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郭文静;延安《解放日报》在大生产运动中的社会动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马广兴;延安时期光华农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李转;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参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王世禹;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睿;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赵晓恩;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四)(1936-1947)[J];出版发行研究;2001年04期

2 张小鼎;;《西行漫记》在中国——《红星照耀中国》几个重要中译本的流传和影响[J];出版史料;2006年01期

3 张克明;国民党政府对斯诺著作的查禁[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4 江沛;南京政府时期舆论管理评析[J];近代史研究;1995年03期

5 史继刚;县(市)银行与抗战时期的西南、西北金融网建设[J];四川金融;1999年02期

6 张克明;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反查禁斗争(下)[J];新闻出版交流;2001年06期

7 尚丁;;《延安归来》与拒检运动[J];新闻研究资料;198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俊斌;;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关于难民安置的态度及措施之比较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2 曾贞;陈东娥;;论抗战时期广西警察警务职能的延伸[J];传承;2013年06期

3 黎敏;;抗战时期桂林文学译作的特点[J];钦州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4 付文武;;抗战时期成都民众出钱劳军运动[J];黑龙江史志;2013年13期

5 廖晓云;;抗战时期广西民众图书馆探析[J];广西地方志;2010年03期

6 刘鹤;;留学生与抗战时期贵州教育的发展[J];教育评论;2012年03期

7 谭刚;;抗战时期人口内迁背景的西南大后方现代化[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8 张美玲;;抗战时期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教育活动[J];海峡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9 丁小珊;;冲突与融合:抗战时期昆明外来人口考察[J];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07期

10 钱华欣;略论抗战时期重庆美术活跃的原因[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君;抗战时期晋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D];山西大学;2013年

2 侯晓;抗战时期山东地区人口迁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洪力;抗战时期成都地区空袭救济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4 朱小敏;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民歌民谣[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5 魏民;抗战时期四川省学生救助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钞蕊;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卫生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7 宁勇俊;抗战时期谢觉哉的民主政权思想[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8 田甜;抗战时期中共在职干部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

9 褚颖;抗战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10 李增瑞;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荣誉军人的优抚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49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549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9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