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慈溪海涂围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7 10:33
【摘要】: 论文在追溯慈溪地区海涂围垦悠久历史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建国后慈溪海涂围垦的背景、具体过程和产生的主要效益,并通过对慈溪发展过程和海涂围垦关系的剖析,指出海涂围垦是慈溪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动力。 背景部分:论述了建国后持续围垦的三大原因:即人口的急剧增加、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因此,充分利用现有面积广阔的海涂资源,持续进行海涂围垦成为慈溪发展的必然选择。 围垦过程部分:论述了七塘和部分原有八塘的修复,以及兴建八塘、九塘、十塘和2003年后新围垦工程的过程。在海塘的修复与兴建过程中,党的领导、广大群众的支持参与、围垦技术的提高等因素都促使围垦区逐步扩大。同时,塘外海涂养殖业、种植业也逐步开始兴盛起来。 围垦效益部分:论述了三大主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表现在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上取得了良好的发展。随着三大产业的发展,社会效益也逐步地显现出来,慈溪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党群关系和谐,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20世纪90年代开始,海涂围垦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受到越来越重视,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最后,分析了围垦海涂与慈溪经济发展、慈溪文化及慈溪精神的关系。认为慈溪在海涂围垦中逐渐形成“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兼容并蓄、勇于开拓,精工细作、能商善贾”的精神品质,是推动慈溪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7
本文编号:2602842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仁锋;;滩涂围垦土地利用方式演进的文化阐释及其对海洋型城市设计启示——以浙江省为例[J];创新;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丹;杭州湾南岸宁绍海塘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02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602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