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许景澄的外交活动

发布时间:2020-03-27 17:09
【摘要】: 许景澄是晚清第一代驻外公使之一。他出身世宦,起家翰苑,出掌文衡,素以“质敏气锐”见称。在内忧外患的时局影响下,他很早就开始“专治经世之学”,谓“尔后国家大势必重邦交”。在多数士大夫尚且茫然无知、眷恋传统而难以自拔之时,他凭着胆识气节兼备、学问洋务素长而被名相文祥于1880年保举出使外洋,成为较早亲身周历世界、亲身体验西方、开眼看世界之人。 许景澄自光绪十年(1884)起,连膺出使法德意奥等国。直到光绪二十四年才回国进总理衙门。在他先后十六年的外交官生涯中,大部分时间是办理对俄交涉。“百年来中国对俄外交历史最久,知彼最深者要以许为第一”。 本文着重全面论述许景澄对晚清外交领域的重大贡献,深刻分析其不懈的折冲樽俎,进一步彰显其功绩,凸现其特色,并对他作为外交家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从中我们可窥见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经世致用、显露才华,走上外交舞台。主要探究许景澄走上外交舞台的原因和历程。从许景澄幼年读圣贤书写起,由于边疆危机严重,民族矛盾上升,他的思想发生转变,开始关心国家命运,抨击时政,热心洋务,受到朝廷重视,走上外交舞台。 第二部分:许景澄与帕米尔问题的交涉。首先介绍沙俄对我帕米尔的扩张,然后论述许景澄在帕米尔问题上与沙俄的斗争。许景澄的交涉可分五个小阶段:1.提出“严保我界”,“中俄英三国均不侵占”;2.赞同“三国派员会堪分地”;3.反驳俄方“先撤卡,后堪界”; 4.坚执喀约,“出扎守边”; 5.举荐庆常,共同交涉。最后,谈谈对许景澄帕米尔交涉的一些认识,肯定其功绩,同时指出其不足。 第三部分:许景澄与帝俄就中国主权问题的几项交涉。主要包括与四厘借款的交涉、与中东路权的交涉、与旅大租地的交涉。在这些交涉中,许景澄与沙俄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第四部分:义和团运动中许景澄理智的外交主张。主要论述许景澄在四次御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碧华;;越南到2020年文化外交战略[J];东南亚纵横;2011年08期

2 孔祥吉;;义和团运动中李秉衡的言行考察[J];清史研究;2011年03期

3 关培凤;;商震:从陆军上将到高级外交官[J];世界知识;2011年15期

4 西江月;;文武双全的许氏[J];东方养生;2011年06期

5 裴植;王成;;试论五四时期的公众外交[J];理论学刊;2011年08期

6 刘大勇;;军事外交中的我军国际形象塑造[J];对外传播;2011年08期

7 张杰;;晚清名相沈桂芬宦海事迹评述[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栗国旗;;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外交政策的特点[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9 南京;;破获密谋暗杀刘少奇始末[J];政府法制;2010年24期

10 丁孝文;卢梅;;见证美国国会 连载之一[J];对外大传播;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东朗;;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外交活动[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2 朱蓉蓉;顾莹惠;王玉贵;;抗战时期中共的民间外交[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3 贾小叶;;试论督抚与《马关条约》签订后的换约问题[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4 仇华飞;朱振娟;;论诺克斯计划的得失[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5 夏海斌;;外交功能的经济化——中国“外交资源”的经济效应[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6 王伟华;;试论新世纪中国的南亚特使外交[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7 刘晓艳;许冠亭;;试论邓小平人民外交思想的实践及其影响[A];纪念建党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达慧中;;抗日战争时期回族的国民外交[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施鹤群;;对万吨级宝船的质疑[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10 刘中民;;中国热点外交研究刍议[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占林;俄罗斯开展广泛外交活动[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本报记者 吴绮敏;时间无界 空间无限[N];人民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娉 本报通讯员 孙为武;胶澳设防,青岛城市化发端[N];青岛日报;2011年

4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促拉推压 多管齐下[N];人民日报;2009年

5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李肇东;古巴导弹危机中的瑞士外交活动[N];光明日报;2002年

6 ;中国经济外交“秋收季”[N];财经时报;2005年

7 冯武勇;日本“倒麻”风声急,麻生谋外交突围[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黑龙江历史名人[N];黑龙江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吴绮敏 刘华新;永远是朋友[N];人民日报;2009年

10 张琏瑰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金桂冠访美:在微笑中交手[N];东方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玉芹;庚子事变中被杀五大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俊福;普京外交构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袁指挥;阿马尔那泥板中所见的近东大国外交[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梅毅;旅游外交与中国和平发展[D];武汉大学;2006年

5 熊伟;关于议会外交的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6 黄伟;高乐待与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余育国;人民政协对外交往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叶菁;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李德芳;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吴功荣;中美外交思想传统的比较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瑞芬;论许景澄的外交活动[D];河南大学;2006年

2 赵强强;许景澄外交活动述论[D];新疆大学;2007年

3 方慧;许景澄外交思想和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严荣华;北洋时期的商人外交[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苏久青;陈昭常在清末吉林的内政改革和外交活动研究(1907—1910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夏楠华;韩国外交类语料特点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7 王华;黄遵宪外交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8 王志成;论曾纪泽外交思想及其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桂杰;北洋政府的外交现代化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10 田永彩;蒲安臣使团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03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603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3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