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晚清宗藩体制的瓦解

发布时间:2017-03-23 09:04

  本文关键词:李鸿章与晚清宗藩体制的瓦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宗藩体制是存在于中国与其周边大多数国家之间的一种以朝贡为主要特征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随着西方国家对亚洲的扩张,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瓦解。李鸿章在处理宗藩事务中,将主权观念和“外敦和好,内须自强”的思想应用其中,自觉不自觉地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本文以李鸿章处理琉球、越南、朝鲜三国事件的方针政策为例,说明他在宗藩体制瓦解中的作用。 文章正文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李鸿章与琉球宗主权的丧失。李鸿章在处理琉球问题时,摈弃了中国传统对待邦国“务虚名,勤远略”的做法,代之以国际法同日本交涉,主张琉球自主。这种做法实际上助长了日本的野心和态度的强硬。在日本的进逼之下,中国丧失了对琉球的宗主权。 第二部分,李鸿章与越南宗主权的丧失。李鸿章在处理越南问题时,起先变相地承认法越新约,使宗主权名存实亡;后又坚持对越之宗主权;最后则曲意放弃对越宗主权。他对传统宗藩政治的扬弃及法国的不断进攻,使中国失去了对越南的宗主权。 第三部分,李鸿章与朝鲜宗主权的丧失。为保障东北安全,李鸿章劝导朝鲜开埠通商,帮助朝鲜自主,参与朝鲜外交,筹划联英、联俄,抵制俄、日。他的行为表面上虽加强了中国对朝鲜的控制,但结果却使朝鲜叛华心理日益增强。加之日本的挑衅,经甲午一战,中国丧失了对朝鲜的宗主权。 第四部分,评判李鸿章在宗藩体制瓦解中的作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宗藩体制内部的不平等、中国国力的衰落,使宗藩体制必然走向瓦解。李鸿章在处理宗藩事务中,将主权观念和“外敦和好,内须自强”的思想应用其中,自觉不自觉地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
【关键词】:李鸿章 晚清 宗藩体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56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英文摘要3-5
  • 引言5-6
  • 一、 李鸿章与琉球宗主权的丧失6-13
  • (一) 对日本侵台野心,缺乏清醒认识7-8
  • (二) 对琉球问题的交涉,态度消极8-13
  • 二、 李鸿章与越南宗主权的丧失13-23
  • (一) “以夷制夷”和默认法越条约13-14
  • (二) 与宝海谈判:划界保护,宗主权名存实亡14-17
  • (三) 与脱利古谈判:坚持宗主权17-20
  • (四) 与福禄诺谈判:曲意放弃宗主权20-23
  • 三、 李鸿章与朝鲜宗主权的丧失23-43
  • (一) “以夷制夷”牵制日本24-30
  • (二) 劝朝鲜自强,固中国藩篱30-33
  • (三) 加强中朝关系,,抵制日、俄33-43
  • 四、 评判李鸿章在宗藩体制瓦解中的作用43-49
  • 注释49-55
  • 参考文献55-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彪;;李鸿章无奈玩“天真”[J];杂文月刊(原创版);2011年08期

2 乐朋;;李鸿章的“迷踪拳”(外一篇)[J];雨花;2011年09期

3 邹元辉;;谋[J];边疆文学;2011年09期

4 周彪;;从李鸿章的“幼稚”说开去[J];杂文选刊(下旬版);2011年06期

5 唐克周;;略论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作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7期

6 岳芝林;;李鸿章是否称得上晚清权臣?[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7 张宏杰;;曾国藩与李鸿章的进退[J];文史参考;2011年07期

8 彭建德;;同学少年多不贱[J];读者(原创版);2007年12期

9 吴胜;;李鸿章的轮船大招商[J];江淮文史;2011年03期

10 邓亚骏;;被“埋没”的大器之才[J];考试周刊;2011年4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建娣;;李鸿章平捻政策出台前后[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2 关威;;中法战争前李鸿章与宝海、脱利古谈判述论[A];苏元春与壮族边疆开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方民镐;;19世纪70年代中日关于朝鲜问题的交涉和李鸿章的对日认识[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学照;;论李鸿章同伊藤博文的三次会晤[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5 戴东阳;;徐承祖与中日《天津条约》[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6 邢丽雅;翟金玲;;论甲午之战的“战和之争”[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7 玛丽.B.兰金;李云;;《李鸿章评传》——书评[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8 翁飞;方英;;《李鸿章全集》(新编)编纂工作及资料的爬梳与研究[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9 孙世岳;;李鸿章与欧洲留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刘鹏;;论李鸿章对清末海军近代化的影响[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瑞敏;李鸿章背信杀八王[N];中国档案报;2005年

2 记者 李陈续;李鸿章享堂在合肥开放[N];光明日报;2003年

3 本报驻京记者杨瑞春;孤独的李鸿章[N];南方周末;2003年

4 深圳商报记者 甘险峰;李鸿章的最后七年[N];深圳商报;2003年

5 合肥李鸿章故居陈列馆副馆长 吴胜;红顶徽商李鸿章[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雪珥;李鸿章广东任职重拳“打黑”[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7 翁飞;李鸿章究竟是怎样一个人[N];北京日报;2003年

8 艾枫;秋风宝剑孤臣泪(15)[N];中国财经报;2003年

9 孙明;评说李鸿章[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10 余仁杰;是小说,更是历史[N];文艺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伍;李鸿章洋务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益锋;晚清海防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4 孙f ;从联俄拒日到联盟日英[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涛;清军火器、军制与战争[D];复旦大学;2007年

6 李青;综论洋务派的法律思想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李志茗;晚清幕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邵建;郑观应社会关系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孙藜;“飞线”苦驰“万里天”:晚清电报及其传播观念(1860-1911)[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马金华;外债与晚清政局[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俊华;李鸿章与晚清宗藩体制的瓦解[D];河南大学;2004年

2 张凌宇;晚清李鸿章外交策略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3 雷瑶;庚辛议和中的大吏因应(1900.7-1901.9)[D];东华大学;2011年

4 钟鸿昌;清政府引导朝鲜开港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东;李鸿章与中法战争[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6 林红英;李鸿章实业教育思想及其对当前高职教育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宫兰兰;李鸿章的国际法思想及运用[D];苏州大学;2009年

8 吴建章;李鸿章家教刍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延开;洋务新政与李鸿章对财政的控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方雪飞;论李鸿章与其幕府之关系[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李鸿章与晚清宗藩体制的瓦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3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63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a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