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发布时间:2020-05-05 05:09
【摘要】:日本对华的经济侵略是抗日战争史研究所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揭露日本法西斯侵华暴行及其在华北构筑金融体系统制华北金融的实质,本文以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为基础,在参考现有成果的前提下,试图从日本扶植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对华北实施金融侵略、实行“以战养战”,建立殖民地金融体系的角度,全面审视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的建立、发展及崩溃的状况,并对其侵略的目的、统制的手段、带来的影响进行全方位、客观的剖析,深刻揭示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作为日本军国主义在华北进行金融侵略和掠夺的重要工具,其对华北沦陷区实施金融统制和金融掠夺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6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日本2005年2月卖气榜[J];男生女生(金版);2005年04期

2 曹大臣;;南京大屠杀研究与日方档案资料[J];军事历史研究;2011年02期

3 叶广芩;顾大玉;;行走在异域之间[J];杂文选刊(职场版);2008年04期

4 胡宝国;;日本印象[J];读书文摘;2011年07期

5 刘仰;;“啃老族”与宅男宅女[J];学习博览;2011年08期

6 陈卓威;姜黎;;二战后日本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探析[J];电影文学;2011年16期

7 ;日本十一月卖气榜[J];男生女生(金版);2005年01期

8 艾昕;;论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及对内蒙古地区文化产业的启示[J];前沿;2011年15期

9 萨苏;;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J];全国新书目;2011年09期

10 ;日本:“最熟悉的陌生人”[J];文史参考;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玉河;;日本的消防机构与消防工作——赴日消防研修的见闻与启示[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2 王华;杨悦;;日本健康损害救济体系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3 李国平;糜林;吉沐祥;李金凤;霍恒志;陈雪平;潘跃平;;日本促成栽培草莓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向[A];草莓研究进展(三)[C];2009年

4 王守华;;朱子学在日本[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5 曾南石;;日本石见银矿的矿化与蚀变特征[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纪凤翥;;方港惨案[A];老兵话当年(第九辑)[C];2005年

7 张翰卿;戴慎志;;国内外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彭松建;汪段泳;;英、美、日家族制企业历史变迁的启示[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9 林乐界;宋建伟;;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A];2006-2007年度标准化学术研究论文集[C];2008年

10 胡起望;;日本的阿伊努人[A];民族学研究第八辑[C];198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文;李士群:被“救命”的日本人送下地狱[N];长春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钮键军;假如失去中国日本将会怎样[N];财经时报;2005年

3 于颖 (编译);日本:关注育儿支援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科研局 周颖昕;日本环境保护的特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早报记者 张明扬;日本上财年FDI创新高[N];东方早报;2005年

6 王义桅;日本错在哪里[N];东方早报;2005年

7 张定浩;日本 节约与德行无关[N];东方早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吴丹;日本游亮相林城[N];贵阳日报;2005年

9 本报驻东京记者 阎海防;日本 全民节能显长效[N];经济日报;2005年

10 见习记者 黄胜利;中国动漫倒在日本剑下?[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三毛;在两个主义之间:日本刑事审判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宋玉成;中日吸收西方写实油画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3 雷鸣;日本节能与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熊琳;日本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及其最新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李兵;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6 李朝辉;浅层文化中断与深层文化中断[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节艳丽;对日本战后基础研究发展与诺贝尔科学奖获得的历史考察[D];清华大学;2004年

8 宿久高;中日新感觉派文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伟东;日本中小企业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10 安洋;日本特殊法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海燕;日英同盟在日本侵华史上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2 张枢盛;日本文化对其企业制度影响的路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黄乐平;日本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前景探讨[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薛志恩;透视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D];吉林大学;2005年

5 赵凌冰;日本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妍蓉;日本土地征用的动态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中南大学;2005年

7 丁亮亮;中国法律移植何去何从[D];武汉大学;2005年

8 曾星;从日本的联合国外交看日美同盟的未来[D];吉林大学;2006年

9 张慧惠;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启示[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10 林春雷;美、日、法三国税务会计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49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649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b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