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央苏区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0-06-14 00:42
【摘要】: 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由赣南与闽西构成,是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至1934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最大革命根据地。作为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土地革命对于中央苏区乡村的社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央苏区乡村在地理、生态、人口等因素上存在着适宜革命生存的土壤,不过它仍然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社会,革命的到来成为其社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动力。在社会的组织结构上,苏维埃政权取代了旧式的乡村政权,阶级关系代替了宗族关系的排序。在社会的经济结构上,土地革命打破了旧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等生产要素集中到农民手中。此外,合作制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人民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在社会的文化结构上,旧式的宗法思想与农民意识逐渐被新的思想、新的风尚所取代,同时新的社会生活也开始形成。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63
本文编号:2711998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晓丽;20世纪30年代苏区卫生防疫运动述论[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2711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11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