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义赈组织(1876-1895年)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1 21:27
【摘要】:义赈是中国晚清社会民间慈善事业的主要形态,是在中国传统因素与西方慈善文化熔融的基础上诞生的新生事物。它创始于1876年,但是由于中国近代社会历史条件的急剧变幻,仍是从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两种力量的层面交互作用,义赈这一中国近代刚刚产生的民间慈善救济的主流形式也相应经历了迅捷的变化。在1876—1949年间,1895年、1904年是义赈历史中的两个尤其重要的转折点。1876—1895年是义赈产生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在中西双重因素影响下而本土化最为明显的阶段。1895—1904年是近代义赈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以甲午战争时期外国红十字会医院在中国的出现并得到当时义赈主体力量的衷心拥护与支持为契机,中国开始现代化的民间慈善组织的孕育和探索。1904—1949年,以万国红十字会的出现为标志,表明中国现代化的民间慈善救济组织的出现。因此,1876—1895年的义赈历史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慈善、赈济事业向现代化的慈善公益事业转进的过渡阶段,通过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廓清与了解晚清义赈形态发生、发展的历史,并且也有助于厘清与揭示中国慈善赈济领域从传统向现代演进的历史脉络,同时,对当前民间慈善组织的健康发展也极富裨益。 本文将1876—1895年的义赈组织置入中国慈善史、赈济史的宏大背景之下,对其展开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分析。全文包括绪论、一、二、三、四章以及结论共六部分。 绪论部分首先详述了当前学术界在慈善理论、慈善史、赈济史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指出其研究缺失,进而提出自己选取晚清义赈组织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思路,最后指出了论文的研究方法与资料。 论文前两章主要侧重于义赈组织的外部生态的研究。第一章着重分析了晚清义赈组织产生的社会环境,其中有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有中国传统因素与西方现代因素,义赈组织是在它们合力的作用下产生的。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56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苏全有;邹宝刚;;晚清赈灾思想研究述评[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殷维冬;;晚清民间义赈重大现实意义浅论[J];网络财富;2010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卜志勇;近代中国社会团体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超;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社会部的社会救济[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方;分头介入与各自为政[D];宁波大学;2009年

3 刘力川;1917年京直水灾救济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王振娜;近代济南慈善救济事业研究(1840-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24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24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f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