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据时期台湾共产党之研究(1928-1932年)

发布时间:2020-07-14 11:21
【摘要】: 本文力图以台湾总督府警务局编的《台湾社会运动史》历史档案资料为依托,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和文献分析方法,对日据时期的台湾共产党作一研究。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由与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所使用的资料、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目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阐述了台共诞生的历史背景。台共的诞生与台湾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以内部环境来说,日本在台湾残酷的殖民统治,台湾日渐发展的民族运动;就外部环境来讲,共产国际的东方战略,日本、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相继兴起。 第三部分,探讨台共成立的来龙去脉。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共产国际对殖民地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建立,也给予重视与支持。1928年4月15日,在共产国际、日共、中共指导和帮助下,林木顺、谢雪红、翁泽生联络在大陆、台湾和日本的台籍共产党员,在上海共同创立台湾共产党。 第四部分,论述台共政治大纲中的“台湾民族”、“台湾独立”等焦点问题。1928年台共纲领中的“台湾民族论”是日共忽视了台湾的特殊性而生搬硬套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的产物。台共政治纲领中的“台湾独立”的真实内涵是指台湾摆脱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独立”,并非要从祖国、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独立”出去,希望借此先自我解放,然后,待中共在大陆的革命取得胜利后,再回归祖国。 第五部分,探讨台共覆灭的原因。共产国际“第三时期”理论与台共“左”倾错误、日警的镇压、台共党员自身的不成熟都是导致其灭亡的重要原因。 第六部分,探讨台共与日共、中共、共产国际的关系。台共在成立时,是作为日共的一个民族支部,在组织上属于日共,然而,后来由于日共党组织屡遭日本政府的破坏,台共和日共的关系中断,所以台共更多地是在共产国际东方局和中共指导下开展活动的。 第七部分,探讨台共对台湾社会运动的影响。台湾的农民组合、文化协会和工会在台共的领导下和组织下,一度掀起了台湾民族革命运动的高潮,给日本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在近代台湾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235;K2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奎松;;共产国际与中共的真实关系[J];共产党员;2011年14期

2 基斯·杰弗里;宗端华;廖国强;;德格拉夫:游走于共产国际和军情六处的双料间谍[J];爱情婚姻家庭(风云人物);2011年08期

3 刘清敏;于洋;;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访近现代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杨奎松[J];大连干部学刊;2011年06期

4 杨奎松;;毛泽东是怎样被共产国际发现的[J];四川统一战线;2011年07期

5 杨奎松;;王明上台记[J];领导文萃;2011年13期

6 刘华清;;党在新中国诞生前的对外交往[J];湘潮(上半月);2011年07期

7 方宁;;马林、尼克尔斯基与中共一大新探[J];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09期

8 逯亚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共土地政策的影响[J];传承;2011年20期

9 高芳;;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关系的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10 刘小花;;中共创建时期的经费来源情况考察[J];红广角;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观泉;;从西湖会议到八七会议——一个研习提纲[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2 王关兴;;第三国际三次整批瞿秋白的原因[A];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10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观泉;;从西湖会议到八七会议——一个研习提纲[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4 陈伟平;;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浙江省暨华东六省一市党史系统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5 梁化奎;;瞿秋白出席共产国际“三大”的身份考[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6 梁化奎;;瞿秋白出席共产国际“三大”的身份考[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7 张秋实;;瞿秋白为何会被共产国际由重用到逐出中央领导机构[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斯特拉霍夫;;我们关于中国苏区农民土地问题和经济政策的补充意见 斯特拉霍夫给共产国际执委会东方部的信[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四辑)[C];2010年

9 张寿春;;强加给瞿秋白的“调和主义”帽子理应摘除[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四辑)[C];2010年

10 林家有;;共产国际与吴佩孚和孙中山——从共产国际在中国的初期活动看其苏俄民族主义情结[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闻一;共产国际[N];学习时报;2009年

2 李卫红 徐元宫;共产国际为什么支持毛泽东为中共领袖[N];学习时报;2011年

3 杨奎松;揭秘: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真实关系[N];北京日报;2011年

4 И.Н.索特尼克娃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主义组织的创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薛明 马晓雪;杨松:从吉东地区到共产国际[N];哈尔滨日报;2011年

6 ;揭秘共产国际与我党的真实关系[N];济南日报;2011年

7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庄宇辉;重新认识中共与共产国际关系[N];深圳特区报;2011年

8 中央党史研究室 王继凯;聚焦:共产国际研究中的热点问题[N];北京日报;2010年

9 刘宋斌;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綦伟;“中国人的事要自己干”[N];深圳特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华;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与中国国民革命[D];吉林大学;2010年

2 宋帮强;日据时期台湾共产党之研究(1928-1932年)[D];厦门大学;2009年

3 张玲;1926—1935年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政策及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向东;中共“一大”至“五大”党员队伍发展壮大的历史考察[D];郑州大学;2012年

5 金富军;中共早期反帝理论与策略研究(1921-1925)[D];清华大学;2005年

6 刘疆;为何星火难以燎原[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方平;蔡和森与《向导》周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耿显家;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政权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王占仁;共产国际、联共(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919-1943)[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靳呈伟;拉美共产党的理论、政策与组织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莉;日据时期的台湾共产党[D];厦门大学;2009年

2 李冬华;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涵;1921-1927年共产国际对国民党性质判定述论[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志;苏联、共产国际与北伐战争(1926-1927)[D];天津大学;2011年

5 李志玲;论党的创立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佳妮;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的政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7 欧丽娜;从福建事变之应对看共产国际与中共统战政策之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莎莎;苏俄、共产国际与《新青年》关系探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王强;大革命后期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指导路线[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姜怀忠;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54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54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e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