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的导淮事业(1927-1937)

发布时间:2020-07-14 11:41
【摘要】:淮河是我国今天的四大河流之一,古代的江、淮、河、济四渎之一。淮河流域河湖密布,津渠交错,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区域之一。自从黄河夺淮以来,淮河就失去了入海通道,从而使得淮河流域成为水患频繁的地区,人民深受其苦。历朝历代都对淮河进行了整治,然而因为历史的局限性都没有取得成效。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导淮始自南京国民政府。1929年成立了以蒋介石为委员长的导淮委员会,之后制定系统的导淮计划,实施了一系列导淮工程。从此以后,导淮事业真正成为了一项国家事业和一项给予系统规划的事业。南京国民政府的导淮事业除了为后世留下了一些水利工程、可供继承的治水理论原则之外,还将我国的水利建设由传统阶段推进到近代化阶段,在我国水利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 本文从导淮委员会的设立,导淮计划的制定,导淮资金的筹集,导淮工程的实施以及导淮事业推进中的土地关系几个方面,来考察国民政府这一时期的导淮事业。一方面,本文对民国十年建设时期的导淮事业做一全过程的梳理,可以使我们对其有个全面的了解,增进对南京国民政府建设成绩的认识;另一方面,本文通过回顾导淮事业进行中与农民因土地发生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对导淮过程中的政府决策和与农民的土地关系做点探索,对其中的得失利弊进行总结,从而为以后的水利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同时也使我们对国民政府的评价更趋于客观公正。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62.9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琼;民国时期淮河灾害对皖北社会生态的影响[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54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54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2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