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前后的《申报》舆论

发布时间:2020-07-18 04:38
【摘要】:1911年的武昌起义,以急风暴雨式的革命运动形式使得辛亥革命成为二十世纪之初的一次历史性巨变,以武装起义的形式使得最后一个传统统治王朝从中国历史上淡出,体现了中国社会历史由近代而现代嬗变的不可逆转性。保路运动风潮、武昌起义、南北议和三个历史环节一脉相承,以辛亥革命高潮而凸现的武昌起义为中心,保路运动为其导火索,而南北议和则是它的阶段性成果。 《申报》为近代中国历史悠久之报,记录了近代中国社会大量有价值的史料,时在东南各省舆论界乃至全国影响颇大。本文选取《申报》为主体资料,又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申报》对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南北议和的报道与评价以及革命历史进程对《申报》舆论的影响这一双重互动过程,以《申报》舆论所流露出的力避社会振荡、维持社会稳定为大背景,并时时关照《申报》视野下社会绅商与下层民众的反映,探求该段时期《申报》舆论复杂态度的转换过程,一定程度上折射当时社会较普遍的心理走向,以便更走进当时社会的真实,丰满辛亥革命相关的研究。 本论文按时序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对应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南北议和三段。另有导论及结语。 导论部分进行有关学术史的回顾,概述课题研究的现状,论析选取《申报》材料的可行性及填补性。 第一部分从《申报》对“清末新政”后期改革的评论切入,反映《申报》舆论对危机中清政府的“皇族内阁”的态度及其借外债、“铁路国有化”政策的不满;反映《申报》视野下的 “湘、鄂、粤、川”四省的保路风潮以及相关督抚的态度、着力于评论风潮尤炽之四川;反映《申报》舆论关注民瘼疾苦,劝诫清政府顺民意、息内乱、维护国家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最大限度地实践着作为舆论媒体监督上层、体恤下层民众的人文关怀。 第二部分集中反映《申报》舆论对革命军的态度由不理解到成为革命同盟渐进地演变过程,即由非议——中性立场——革命同盟的变化脉络:首先分析《申报》冷眼坐视革命军起事之舆论;其次论述《申报》以力维社会稳定为己任,探视南北两军鏖战之舆论;再则论述《申报》体民心、顺民意、加盟革命军并为之宣传、建言恢复社会秩序、振兴新生革命政权经济之舆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57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晓娟;新闻舆论与民初政局[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永生;《申报》的对日舆论研究(1931.9~1937.12)[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兰;从报纸文本探析辛亥革命时期《申报》新闻报道策略[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60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60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0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