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善后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0 08:26
【摘要】:西安事变善后问题来源于事变中的两宋与中共、张杨的三方谈判及蒋介石的口头承诺。1936年12月25日,蒋介石返回南京后,着手处理事变的善后问题。一者解决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人事任命和驻防问题;二者解决与中共的谈判问题。1937年1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陕甘善后方案”,经南京国民政府与西北方面的多方交涉与“二二事件”的发生,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被遭到拆散和瓦解,加之张学良被囚禁,杨虎城被迫出国考察,善后问题中的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处理问题大致宣告结束。自此之后,南京国民政府与中共的谈判问题逐渐被提上日程,通过西安谈判、杭州谈判、两次庐山会谈,国共双方解决了中共的部队编制、两党的合作方式等重要问题,最终确立起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大局。本文主要探讨西安事变“善后问题”的处理,文章拟从西安事变“善后问题”的由来入手从而探讨“善后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进而对“善后问题”解决做以较为客观中立的历史评价。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西安事变发生的大概历史过程,对全文做以铺垫。第二、第三部分是论文写作的重点,第二部主要叙述西安事变“善后问题”的由来,这其中包括论述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从态度强硬、拒绝接受任何意见到态度软化,同意由宋子文出面与中共、张学良、杨虎城谈判的过程以及三方最终的谈判结局。从蒋介石的五项口头协定论起,从而引出“善后问题”的由来;第三部分讨论西安事变“善后问题”的解决过程,主要从东北军、西北军和中共两个方面进行诠释,主要涉及国民政府公布“陕甘善后方案”后东北军、西北军和中共与南京国民政府的交涉过程,通过分析张学良被扣押之后引起的东北军的内部分歧等因素导致“二二事件”的发生,同时也迫使东北军不得不接受乙案,东调至安徽、河南,西北军惨遭拆散瓦解的过程;中共问题的解决主要探讨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对中共的态度变化和事变后的三次国共谈判以及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64.8
本文编号:2775280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6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答才;;宋子文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马木;;“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J];档案时空;2007年07期
3 郝银侠;;对西安事变善后处理中“二二事件”的再认识[J];民国档案;2007年02期
4 何立波;潘汉年与第二次国共谈判[J];党史纵览;2004年05期
5 张亚斌;关于西安事变的历史下限问题[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6 王靖;七·七事变前后 的国共谈判[J];文史精华;1995年06期
7 陈民;西安事变善后失误的再认识[J];近代史研究;1990年04期
8 梁仲明;西安事变“善后处理”中的杨虎城[J];人文杂志;1990年03期
9 刘镜亮;西安事变电报选载[J];历史档案;1988年03期
10 方庆秋,陈宝珠;有关西安事变后“陕甘善后问题”政治解决经过的函电[J];民国档案;1986年04期
本文编号:2775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75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