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崖山事件与太谷学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4 16:49
   本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通过文献解读、访求专家、田野调查、口述采风等途径,对黄崖山事件进行了综合考察,并由此衍研太谷学派的相关问题。 本论文全面剖析了张积中思想,考证了张积中生平;对张积中黄崖聚众的过程进行社会史考察;全面剖析黄崖山事件,对相关问题进行辨析,定事件性质;由对张积中生平、思想及黄崖山事件的全程考察与性质判定,推导太谷学派(至少为学派北宗)性质,并于此基础上进行衍思。 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为: 太谷学派是民间学派,其主导思想为儒家,受理学影响巨大,但非纯理学,前期崇宋,中、后期反宋,其学说多有“三教合一”方法论的因素。学派早期曾有宗教化倾向,但因黄崖山事件,其宗教化倾向势头受压制,未发展为民间宗教。 张积中的学术性质是宗儒兼释道。在民间儒家潜流与“三教合一”思潮影响下,张积中的学术内容师承周太谷,以儒学为主,宗周敦颐,由《太极图说》而发,采周易五行之意,新注传统儒家命题,其中多有杂合释、道哲学,合而成一。张积中其学的终极目标与传统儒家一致。有所区别的是,他在修养的过程中较多地增加了释、道的因素,以释、道方式归于儒学目标。从哲学心性层次而言,儒学在心性修养上,确实较释、道薄弱,张积中此为也非其原创。张积中对周太谷所授有一定发挥,但未出其师教诲,其与周太谷所学的不同点主要集中于关注点的兴趣上。 黄崖山事件是特殊社会环境下的必然产物。张积中讲学只是黄崖山聚众的魅力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黄崖聚众的原因主要为:山东民间军事化环境;黄崖山形势;张积中在黄崖山的一系列实践。张积中黄崖聚众的性质不是民间宗教(秘密教门)。对黄崖山事件的悲惨结局,清廷山东政府与黄崖山寨双方皆有责任。黄崖山寨的过激举动是事件发生的导火索;阎敬铭的过激反应是事件升级的主要原因。山东民间军事化社会环境的存在影响了双方的决策,左右了事件的大局,这才是决定性的原因。黄崖山事件非革命性质,早期太谷学派从产生直至黄崖山事件,并无革命因素。黄崖山事件对太谷学派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至张积中黄崖聚众,太谷学派进入了一个以讲学为主、以各类实践活动为辅的新阶段。在此阶段,张积中黄崖聚众的实践使之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宗教化倾向,而黄崖山事件的发生,使其宗教化倾向过程中止。 黄崖山事件与太谷学派研究要求我们关注中国近现代民间组织的层次化问题与“三教合一”思潮的影响问题。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K256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荣钧;黄葆年与太谷学派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褚超;《老残游记》中的山东镜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许东;张积中与黄崖山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18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18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a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