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力子与第二次国共合作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K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庆;邵力子与第二次国共合作[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2 吴跃农;邵力子疾呼计划生育受挫[J];炎黄春秋;2002年04期
3 吴跃农;倡导计划生育第一人——邵力子[J];钟山风雨;2002年03期
4 吴敬民;邵力子与"新人口论"[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5年01期
5 吴跃农;谁是倡导计划生育第一人——邵力子全力支持马寅初倡导计划生育的故事[J];文史春秋;2002年06期
6 吴跃农;倡导计划生育第一人[J];文史精华;2002年05期
7 张朝凤;“五四”时期邵力子的妇女解放思想[J];史学月刊;1996年04期
8 吴跃农;邵力子与马寅初的《新人口论》[J];文史春秋;2004年05期
9 朱顺佐;;试论邵力子对国共合作的贡献[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85年02期
10 孭栻;;《邵力子文集》和《和平老人邵力子》[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勇;;政治转型以来中国国民党提名制度的演变[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苗青;;合作、斗争与发展: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研究初探[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3 赵静;;落实“胡连会”成果:国民党启动两岸基层交流[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秦立海;;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组织演变述评[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顾荣;;抗战胜利后中国国民党迅速走向衰败原因探析——从政党执政方式的角度来看[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6 王奇生;;联俄与师俄:孙中山晚年改组国民党的意义[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冯琳;;1950年代初国民党在台改造管窥[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8 罗敏;;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与越南独立运动关系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9 姬丽萍;;“党国”体制下公务员考铨制度的变异:1928—1949[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罗敏;;战后中国对越政策的演变——以中国国民党对越党派工作为中心的探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立极、沈文敏;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结束大陆访问返台[N];人民日报;2005年
2 记者 江宝章;中国国民党台中市党部访问团抵达厦门[N];人民日报;2005年
3 张菁;东航想得太周到了[N];中国民航报;2008年
4 江宝章;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赴福建谒祖[N];人民日报;2008年
5 记者 魏梦佳;王毅会见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N];人民日报;2009年
6 记者 曹石岩;王培廷会见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曾永权[N];威海日报;2009年
7 记者 吕树建;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莅汴参观访问[N];开封日报;2010年
8 记者 王小玲;李崇禧会见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N];四川日报;2010年
9 记者 焦亮;吴天君会见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一行[N];新乡日报;2010年
10 记者 赵忠洪;李志刚会见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N];桂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国家统一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文铎;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中间势力政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建勇;中国国民党的适应性转型研究(1980-2008)[D];复旦大学;2008年
4 孙俐俐;台湾地区政党体制的演变[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5 田湘波;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剖析1927-1937[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少鹏;民初的国家主义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宋海春;国共两党的宪法思想与中国宪政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雪松;中国国民党退台后的三次“改造”及其对台湾政治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玉敏;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社经济政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薛金艳;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农业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云;邵力子与第二次国共合作[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雪松;论中国国民党在台湾“执政”期间的变化及其原因[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厉有国;中国国民党三次失去政权原因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路宽;五四时期的邵力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左世元;鲍罗廷与中国国民党关系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海军;中国国民党与非基督教运动(1924-1927)[D];山东大学;2005年
7 游鹏程;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1921—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彤宇;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党化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顾荣;1945-1949年中国国民党执政方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赵金磊;中国国民党自身变革及其对台湾政党政治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本文编号:2818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18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