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救济与安置难民活动述论
【学位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K265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抗战时期的中国难民
第一节 难民概况
一、“难民”概念界定
二、难民职业构成
三、难民性别与年龄构成
第二节 难民流向和难民流动类型
一、难民流向
二、难民流动类型
第三节 两大难民潮和难民分布
一、两大难民潮
二、难民分布
第四节 难民流亡特点
一、数量庞大而且集中
二、成分复杂和来源广泛
三、流亡时间长
四、多向性和再迁性
第二章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难民的救济与安置
第一节 难民流亡对国统区经济社会的影响
一、政府压力增大
二、社会矛盾突出
第二节 救济与安置难民的指导方针
第三节 战时难民救济机构的设立和调整
一、中央政府难民救济领导中枢——赈济委员会的设立
二、各救济单位的建立和组织调整
第四节 救济与安置难民的主要法案
一、《非常时期救济难民办法大纲》和《修正非常时期难民救济办法大纲》
二、《赈济委员会组织法》
三、《难民垦殖实施办法大纲》
四、《非常时期难民服役计划纲要》
五、《赈济委员会各区站发给难民证办法》、《疏散难民安置办法》和《各县招待过境难民暂行办法》
六、《办理难民职业介绍办法》和《难民技术人员及青年壮丁安置办法》
七、《难民组训计划大纲》和《抗战时期难童救济教养实施方案》
第五节 救济与安置难民的措施
一、难民的调查
二、难民的运输
三、难民的收容
四、难民的卫生防疫与治安
五、难民的安置
六、难民的返乡
第三章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救济与安置难民活动评析
第一节 国民政府救济与安置难民活动的特点
一、救济机构系统化
二、政府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三、救济措施多样化
第二节 国民政府救济与安置难民成效
一、救济了成千上万民众,稳定了后方社会秩序
二、注重教养结合,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第三节 国民政府救济与安置难民活动的历史局限性
一、救济经费捉襟见肘
二、救济措施有待完善
三、救济工作人员不敷使用
四、救济过程中官僚化、腐败化问题严重
结语
参考书目与文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英铨;盛雷;;抗战胜利前后李先良与青岛市商会关系的演变[J];东方论坛;2008年03期
2 陈雷;;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粮食统制[J];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01期
3 武菁;;抗战时期的侨务政策与华侨的历史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王海燕;喜饶尼玛;;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与西藏热振摄政的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兰雪花;;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军人优抚安置制度述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陈雷;戴建兵;;统制经济与抗日战争[J];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02期
7 陈永祥;;战时美国经济援华与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8 孙宝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战时货运管理局述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3期
9 李晓社;;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监犯调服军役法制之述评[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10 孙宝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署述论[J];学术界;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芮杏文同志的讲话[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5年
2 戴水生;;沔阳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功绩[A];湖北抗战——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3 白元龙;;“鄂西会战”初探[A];湖北抗战——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4 宋民康;;回忆我在抗日战争中的斗争[A];铁流12——纪念新四军成立70周年[C];2007年
5 ;附:本会第二届年会征文目录[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5年
6 王维礼;高二音;;论抗日战争的开端[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7 夏征农;;牢记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教训[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纪念特刊[C];2002年
8 杨凡;;缅怀历史 开创未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安边起义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A];曹又参与安边起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安边起义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血铸长城——海峡两岸老军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f鴘k展[A];万里长城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10 杨青;;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战斗——回忆宝应战斗[A];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市委统战部 何祖大 农工党常州市委 曹玉屏 致公党常州市委 张秀英 市侨联 尤一童 民革常州市委 黄人俊;高举爱国统一战线旗帜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N];常州日报;2005年
2 荣维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中断与接续[N];学习时报;2007年
3 张海鹏;从民族复兴的角度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张居正 李芳;我省侨界召开“华侨与抗日战争”研讨会[N];云南政协报;2005年
5 记者 冯建长;中金黄金开展“七一”主题纪念活动[N];中国黄金报;2007年
6 谢朝龙 刘学t
本文编号:2833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33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