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党的抗战建国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6 18:24
中国青年党是较早系统提出抗日主张的党派之一。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该党即预见了日本侵华的必然性,力主排日强国;九一八事变后更是号召立息党争,一致对外,抨击国民党一党独裁统治,呼吁举国全力抗日;全面抗战爆发后,青年党立即表示拥护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调整政策,团结国、共和其他党派,为抗战献策出力。他们坚信抗战必胜,提出了一套克敌致胜的斗争策略;还认为中国应加强军备,甚至主张中国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来对抗强邻的入侵,同时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主张改造懦弱无为的国民性,以适应抗战的需要。青年党的这些抗战主张体现了其领导人的远见卓识,显示了该党的爱国进步性,无疑对当时的抗战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力主抗战的同时,青年党也提出了一套民主宪政的建国方案,企图引导中国走上民主宪政之路,以此克服国民党一党独裁统治的弊端,使各党各派和人民群众获得相应的民主权利,从而利于发挥广大民众抗日的积极性,最终打败日本,把中国建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他们极力论证在中国实行民主宪政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但又把民主宪政的实现寄托在国民党蒋介石身上,这只能是一厢情愿、注定失败的痴想。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K265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九·一八”前后青年党的抗战思想
1.1 青年党早期的“排日强国”思想
1.2 “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主张
第二章 全面抗战时青年党的抗战主张
2.1 国、青携手合作
2.2 青年党的政策调整
2.3 青年党的“抗战必胜”思想
2.4 青年党的军国思想
2.5 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改造
第三章 青年党的民主宪政观
3.1 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3.2 实行民主宪政的必然性
3.3 民主宪政下的“政党政治”思想
3.4 青年党民主宪政思想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3610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K265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九·一八”前后青年党的抗战思想
1.1 青年党早期的“排日强国”思想
1.2 “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主张
第二章 全面抗战时青年党的抗战主张
2.1 国、青携手合作
2.2 青年党的政策调整
2.3 青年党的“抗战必胜”思想
2.4 青年党的军国思想
2.5 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改造
第三章 青年党的民主宪政观
3.1 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3.2 实行民主宪政的必然性
3.3 民主宪政下的“政党政治”思想
3.4 青年党民主宪政思想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曼;1935-1938年中国青年党的政治主张[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福秋;论中国青年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1923-1949年[D];湘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3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43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