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与战时税制
发布时间:2020-10-20 01:23
抗战时期,为筹措日益庞大的军政开支,主持国民政府财税工作的孔祥熙不断尝试各种财经应变措施。税制改革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尝试把孔祥熙的财税思想、抗战时期的社会背景和税制改革三者相结合,探讨孔祥熙的财税思想在其税收措施上的体现;战争对其财税思想和税收措施的影响,以及孔祥熙实施的税收措施对抗战、中国的税制建设及发展社会经济的作用。由于受战时环境的影响,税制改革以1941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改革在目的和程度上均有较大的差异。第一阶段以建立现代税制为主,注重改革税收结构和改善税务行政;第二阶段则重在加强税收的财政功能。在这些差异的背后,是孔祥熙改革中国税制的财税理念让位于战时财政支出急剧增加这一现实要求的体现,更是战时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在国民政府政策上的反映。本文认为孔祥熙第一阶段建立健全税制的措施在制度上取得成效的同时却使税收的财政功能下降,在抗战中期的各种压力下,孔祥熙不得不改变税制改革的方向,重视税收的财政功能,这使第二阶段的税制改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同时,其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由于财税政策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脱节,不仅阻碍了经济发展,加重了人民负担,而且败坏了社会道德。同时第二阶段的税制改革有很多是临时应变措施,缺乏长远规划,对建立现代税制也产生了消极作用。战时税制改革所产生的各种弊端的恶果最终被转嫁到后方中下层人民身上,在加剧社会矛盾的同时也增加了国民党的政治危机。虽然孔祥熙在战时实施的税制改革有各种弊端,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战时的财政困难,但这些改革措施无论是对抗战或是中国的税制建设而言,其积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应当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K26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孔祥熙的财税思想
(一) 孔祥熙财税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 孔祥熙财税思想的内容
(三) 孔祥熙的战时财政理论
二、孔祥熙与战前税制
三、孔祥熙与抗战初期的税制(1937-1940)
(一) 背景
(二) 措施
四、孔祥熙与抗战中后期的税制(1941-1945)
(一) 背景
(二) 措施
五、孔祥熙推行的战时税制的成效与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国民政府战时国税系统表
后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7997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K26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孔祥熙的财税思想
(一) 孔祥熙财税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 孔祥熙财税思想的内容
(三) 孔祥熙的战时财政理论
二、孔祥熙与战前税制
三、孔祥熙与抗战初期的税制(1937-1940)
(一) 背景
(二) 措施
四、孔祥熙与抗战中后期的税制(1941-1945)
(一) 背景
(二) 措施
五、孔祥熙推行的战时税制的成效与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国民政府战时国税系统表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芳;民国时期所得税法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红全;孔祥熙科技思想与实践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7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47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