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与国家主权的收回

发布时间:2020-10-23 04:59
   主权,在国际社会中从来是一个神圣的概念,维护主权和侵犯主权历来是国际关系中的焦点。一般认为,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是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的根本前提保障,它包括对内最高权和对外最高权两层含义。无论对外还是对内,主权是不可分割、不可让予的。对我们这样一个饱尝半殖民地之苦而今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主权更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根本保证,并主要体现为对外关系中主权的收复与维护。近代的中国主权沦丧,民族危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彻底收回了国家主权,标志着中国从此拥有独立国家主权的历史新篇章,这是我国主权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本文就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一系列收回国家主权的斗争进行了详细论述,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回顾近代国人为收回国家主权所作的努力中总结经验教训,着重阐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为收回国家主权而努力奋斗。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主要收回了哪些国家主权,以及为巩固和维护新生的国家政权所作的贡献。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最终收回国家主权使命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建国前后最终收回国家主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追溯和回顾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收回国家主权的历史,对于形成和发展我国现代主权观特别是在现实的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等对国家主权的严峻挑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争取和捍卫国家主权是维护民族国家利益、防范侵略的最后安全屏障和坚强支柱,现在主权价值功能仍然存在,而且应该维护和加强国家主权。
【学位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K27
【文章目录】:
绪论
第1章 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收回国家主权的历史使命
    1.1 近代中国国家主权的丧失
    1.2 近代国人为收回国家主权所作的努力
    1.3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为收回国家主权而继续奋斗
        1.3.1 中国共产党收回国家主权主张的提出
        1.3.2 中国共产党收回国家主权的最初实践
        1.3.3 中国共产党为收回国家主权而继续斗争
第2章 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与国家主权的收回
    2.1 处理旧政府签订的条约,不承认一切旧的外交关系
        2.1.1 坚决反对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政府与美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1.2 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彻底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2.2 根据新中国外交方针,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2.1 建国前夕外国在华特权概况
        2.2.2 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3 不畏强权,反对美霸权主义,捍卫和巩固新中国政权
第3章 对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党收回国家主权斗争的评析
    3.1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最终完成收复主权的历史使命
        3.1.1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利益至上
        3.1.2 中国共产党收回国家主权的彻底性
        3.1.3 中国共产党在收回国家主权斗争中把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相结合
        3.1.4 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收回国家主权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3.2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收回国家主权的历史意义
        3.2.1 在实践上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束缚,实现了中华民族真正独立
        3.2.2 在理论上形成了当代中国主权观
    3.3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收回国家主权的现实启示
        3.3.1 坚持主权原则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
        3.3.2 维护国家主权不仅是崇高原则,而且是国家在安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必须实施的任务
        3.3.3 树立科学的现代主权观
结束语:国家主权——民族国家永恒的原则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玲,张晓峰;改订新约运动新评[J];北方论丛;1995年01期

2 邱济舟;建国初期维护主权的斗争及其历史启示[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3 赵增辉;维护主权是国家的神圣职责[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4 高智华;国家主权与人权关系辨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郑晓明;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安全:现实挑战与对策思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刘苍劲;关于在经济全球化中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思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胡雁;邓小平主权思想的理论体系与中国主权战略[J];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8 李育民;中国共产党早期反帝目标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9 匡和平;中国共产党与不平等条约的废除[J];南开学报;2001年04期

10 陈一平;近代中国领事裁判权的形成与收回[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跃丽;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主权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2 崔羽;邓小平国家安全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3 王云飞;国家主权理论及面临的现实挑战[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舒绍福;当代中国国家主权经受的挑战及其应对思考[D];华侨大学;2003年

5 田立军;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考察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徐光顺;论毛泽东五十年代的国家安全战略思想[D];武汉大学;2003年

7 张宝书;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国家主权教育问题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海英;网络化时代的国家主权[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常艳;国家主权原则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及其变化[D];黑龙江大学;2005年

10 陶建云;论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52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52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d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