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司法改革

发布时间:2020-10-23 06:16
   本文在拥有一定档案、报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兼采用历史学、社会学和法史学特别是司法历史学的研究理论(从论文的整个框架结构来看,是用历史学的理论来研究的,但就具体问题而言,则采用司法相关理论。)以及历史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从司法党化的角度对国民政府1926年到1927年的司法改革进行分析研究并给予较为恰当的评价。本文的整个框架是重背景、内容,轻过程、影响。 第一章深入分析了此次司法改革的背景,这一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分析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司法近代化的历史背景(经济近代化和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和结果(司法独立原则引进)以及对广州武汉国民政府司法改革的影响,这就揭示了此次司法改革的历史渊源。第二,通过详细叙述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成立时的社会、法制状况,特别是社会状况(包括工农运动的兴起和北伐战争的进行),说明了此次司法改革是在社会处于翻天覆地和战争状态的特殊环境下进行的。第三,通过对孙中山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的提出)的大转变分析了“司法党化“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其过程经历了几代国民党领导人。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此次司法改革已是势在必行、水到渠成。 第二章详细阐述和深刻分析了这次司法改革的准备工作和内容,这一部分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详细叙述了此次司法改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国民政府基本上在培养司法人才、调查司法状况、征集改革意见等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准备的。第二,通过对改革前后司法机构的变化来说明这次改革之所以采取审检合一、集体负责制是为了更有效的镇压敌人。第三,通过对司法观念和司法人员的革新说明此次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以往截然不同,司法观念为新三民主义,指导思想为司法党化。第四,也是这一章中叙述最详细、分析最深刻的一小节,在这里,笔者对民法、刑法、诉讼法的改革情况进行了展开,特别是系统介绍了新颁布的刑法,并深刻分析了颁布这些新刑法的原因、目的,从而导出这次改革和以往改革最大的不同点是处处体现出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严厉镇压土豪劣绅反革命分子,这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 第三章总结了这次改革的特点,得出结论:其最大特点是司法过分注重党化,以至于忽略了司法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也指出:这次改革无论对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司法建设还是对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司法建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K262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前言
    一、论文的研究意义
    二、司法的概念
    三、学术前史介绍
第一章 国民政府1926年—1927年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中国司法近代化的起点——清末“司法独立”原则的引进
    第二节 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的社会状况和司法状况
    第三节 “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司法改革的内容
    第一节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司法改革的逐步展开
    第二节 司法机构的改革
    第三节 司法人员的革新
    第四节 司法法规的改革
第三章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司法改革的影响
    第一节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司法改革的特点及评价
    第二节 武汉国民政府司法改革的影响
结语
主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传太;;略论武汉国民政府的司法改革[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2 ;1月[J];国家人文历史;2017年01期

3 徐金德;;上海"应变邮局"与英军在沪邮局[J];上海集邮;2017年08期

4 黄传荣;;行政管控与业界应对:武汉国民政府“集中现金令”的颁行与实效研究[J];民国研究;2017年01期

5 邵建斌;;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来历与演变[J];时代邮刊;2017年15期

6 胡悦晗;江轶;;近三十年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特点与地位研究述评[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武汉国民政府史料》一书出版[J];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01期

8 陈弘;;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1925-1927)的特点与地位述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周建华;写在《武汉国民政府史料》出版时[J];武汉文史资料;2005年07期

10 徐莉君;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馆武汉国民政府史料简介[J];武汉文史资料;2004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石武英;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司法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钟亮;武汉国民政府的司法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李红梅;武汉国民政府与中国民主政权建设[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永国;国民革命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红卫;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工人失业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玲丽;北伐前后湖北的商民协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宋清松;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革命外交”(1923-1927)[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郭薇;关于反革命罪的历史考察[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9 陈勇;汉钞兴衰与武汉近代金融变迁(1908-1935)[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52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52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d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