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的对外关系用语和新词语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6 16:18
   《海国图志》一般被认为是一部关于域外的史地著作,近年来研究《海国图志》的文章较多,但对其语言文字进行研究的似乎还没有。本文选取对外关系用语、新词语两个方面对《海国图志》的语言进行研究。 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引言、《海国图志》相关问题、《海国图志》中的对外关系用语、《海国图志》中的新词语。 第一章介绍了魏源的相关情况,重点指出魏源主张今文经学,经世致用:描述了《海国图志》版本从五十回到六十回,最后再到一百回的变迁过程并对写作的年代问题也进行了探究。 第二章是对外关系用语研究。对外关系用语有如下特点:1)对中国以外的国家的称谓往往具有贬义,或者以其形象(如服饰、头发颜色等)等称呼外国,对外交往中所用语往往将外国视为臣民。相当一部分用语体现了对旧词语的附会和扭曲或对旧词语的涵义进行了引申;2)在解释西方(尤其欧美)先进的原因之时,用中国传统的“气运”、“五行”等来解释,并没有从人的素质、体制方面进行探究;3)魏源是“通经治世”的代表人物,他的世界观是建立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思维模式之上的,这就注定了他思想的局限性:体现在对外关系用语上,就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4)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以夷制夷”等思想,就当时时代来讲,是比较超前的。这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来自保守派地指责、鞭挞,魏源在为之立论时,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如《易经》、《论语》、《诗经》中寻找理论的根据,来说明“古已有之”:5)为使全民从内心不对“英夷”的武力畏惧,必须提出哲学上的依据,而魏源就是以“五行”学说,《易经》等来立论,以鼓舞士气。这有策略的问题,更是近代中国在遭受到西方冲击以后的自我调试和反映: 第三章是《海国图志》中的新词语研究。主要观点如下:1)《海国图志》中的新词主要是以音译为主。汉语在吸收外来新词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外来新词先是作为音译词被吸收,但随着人们对外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许多音译词就被意译词所取代了。其中,第一个过程,即开始基本上以音译词为主,体现了思想对语言的制约:思维方式与思想水平对语言符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第二个过程,则体现了语言对思想的功能:整理与表达的功能、存积与提示的功能;2)汉语文化的创造新词同造字一样具有强烈的归类倾向,这主要是由于汉语构词的整体观照的同化结果。这个过程除了思想对语言的制约之外,还有汉语文化所具有的强烈的归类能力。这种归类能力是由汉语单音节语的特点以及汉字的文化建构功能所决定的;3)以今天的普通话的语音来看,《海国图志》中音译词与原来的语音差距甚大。这主要的原因是受汉语音节、洋泾浜英语的影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译者翻译的随意性较大,有时将一些音节省略未译;4)从《海国图志》来看,用汉字在记录外来新词的时候,汉字的使用开始是比较随意,只是拟音,最后由于汉字文化的整合作用,最终使新词用字得以定型。这些新词中所用的字一般倾向中性,但有些则体现了对事务的褒贬评价。还有这些记录外来新词的字一般选用构词能力较弱的字来承担,由于汉语书面语不实行分词连写,这样可以使读者易于释读;5)《海国图志》中最长的两个音译新词布力士顿阿付离墨阿付观特罗尔(President of the Board of control监督大臣)、占色腊阿付离律治阿付兰加司达(Chancellor of the Duchy of Lancaster代表英国国王的兰开斯特公)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被淘汰的。这主要是汉语的节奏对外来新词的制约,汉语的节奏对外来新词词长的制约尤为明显。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H136;K253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海国图志》相关问题
    1·1 《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
    1·2 《海国图志》的版本
    1·3 《海国图志》的写作目的
    1·4 魏源的新撰及其资料汇编
第二章 《海国图志》中的对外关系用语
    2·1 对外关系用语的定义
    2·2 对外关系用语的描述和考释
    2·3 《海国图志》所涉国名
    2·4 《海国图志》中对外关系用语述评
第三章 《海国图志》中的新词
    3·1 新词的定义
    3·2 新词的描述辨析
    3·3 《海国图志》中新词的相关语言文化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振华;;聊斋俚曲与下层社会的道德教化[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2 周俊勋;从高诱注看东汉北方代词系统的调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3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孙静;;悲剧时代与志士情怀——论潘德舆及其诗歌[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王媛媛;;中古汉语中的介词“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章永俊;;龚自珍的西北史地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褚福侠;;元曲“量词+儿”用法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曾良;;明清小说词语俗写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董志翘;;汉语史的分期与20世纪前的中古汉语词汇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章永俊;;清中后期京师学人的交游[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杜凤梅;古齐鲁语声母系统构拟[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郭嘉;英语语调实验分析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8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冯海瑛;《万历野获编》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林琳;“代词+(的)+名词”结构中“的”字隐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苏章海;进化与融合:中西语言学元语言关键词系统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李艳;乾嘉诗人舒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晶晶;《孟子》的介词“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7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57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c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