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国际关系学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15:25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构建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的呼声日益高涨,学者们纷纷将目光投入到历史的长河之中,企盼从中获取构建“中国学派”的知识营养与灵感。本文也关注此类问题,只是将时间定格在了民国时期(1912-1949)。笔者对民国时期中国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学派构建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认为:首先,国际关系学科在民国时期已然形成,无论是在专门教职的设立还是在课程设置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其次,在学术研究方面,民国学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但出现了国际关系类期刊杂志的勃兴、大量国际关系专业著作涌现,更出现了国际关系学理论与方法论的争鸣;最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学派”已然出现,此之学派虽然与我们今天国际关系学术界常说的“英国学派”抑或美国的“现实主义学派”、“自由主义学派”、“建构主义学派”等都还有很大差距,并不能等价观之,但这也是一种学派意识或学派自觉的体现,对我们构建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有重要启示。
【学位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K258;D8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对既有研究的评论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分类法
1.3.3 比较分析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民国国际关系学的诞生与建设
2.1 专门教职的设立
2.2 课程设置日趋完善
2.2.1“清末民初”雏形初现
2.2.2“黄金十年”趋于成熟
2.2.3“八年抗战”专业性与现实性并进
2.2.4“民国末期”被迫停滞
2.3 学科建制初具规模
2.4 已有专门的研究学会
2.4.1 中华政治学会
2.4.2 中国政治学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际关系学术研究
3.1 学术阵地的建立
3.1.1 大学与大学学报
3.1.2 报刊杂志
3.2 主要的学术著作
3.3 研究议题
3.4 学术争鸣
3.4.1 理论争鸣
3.4.2 方法论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际关系“学派”
4.1 清华学派
4.1.1“清华学派”的界定
4.1.2“清华学派”的集团性优势
4.2 战国策派
4.2.1 战国策派的由来
4.2.2 战国策派国际关系学的研究特点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9372
【学位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K258;D8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对既有研究的评论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分类法
1.3.3 比较分析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民国国际关系学的诞生与建设
2.1 专门教职的设立
2.2 课程设置日趋完善
2.2.1“清末民初”雏形初现
2.2.2“黄金十年”趋于成熟
2.2.3“八年抗战”专业性与现实性并进
2.2.4“民国末期”被迫停滞
2.3 学科建制初具规模
2.4 已有专门的研究学会
2.4.1 中华政治学会
2.4.2 中国政治学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际关系学术研究
3.1 学术阵地的建立
3.1.1 大学与大学学报
3.1.2 报刊杂志
3.2 主要的学术著作
3.3 研究议题
3.4 学术争鸣
3.4.1 理论争鸣
3.4.2 方法论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际关系“学派”
4.1 清华学派
4.1.1“清华学派”的界定
4.1.2“清华学派”的集团性优势
4.2 战国策派
4.2.1 战国策派的由来
4.2.2 战国策派国际关系学的研究特点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肖刚;刘武中;;民国时期“战国策派”外交思想[J];国际论坛;2011年04期
2 杨丹伟,陈一平;国际化进程中的民国外交[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3 王向民;;学科与学术:中国20世纪30年代政治学的建立[J];政治学研究;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2879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79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