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地方官员介入外交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6 19:17
   地方官员介入外交是晚清外交的重要特点。本文拟探讨晚清地方官员介入外交问题出现的原因、地方官员外交事权的扩张、地方官员办理外交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后一段时期内,清政府办理中外事务是以委托地方官员前往地方解决的方式。在这一时期内,已经出现了地方官员参与外交的活动;在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逐渐确立了由地方官员兼理外交的地方交涉体制。地方官员对外交介入的程度加深,范围增广。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总理衙门的设立并未改变地方官员兼理外交的局面,反而出现地方官员广泛介入外交的局面。地方官员办理外交成为晚清外交的重要途径和特点。本文对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即:晚清外交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外交事权的分散;地方实力派的崛起和晚清外重内轻政治格局的形成提高了地方官员特别是地方实力派在外交中的地位;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深入造成中外交涉范围的扩大使许多内地的地方官员也开始介入外交活动。同时,本文还考察了地方官员在外交中的表现和作用,即其在外交决策和外交执行过程的影响。 地方官员介入外交对晚清外交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地方官员既非专业外交官,办理外交又是地方官员的兼职,因而会出现地方官员由于缺乏专业外交知识和维护地方利益而造成权益的损失。另外,由地方官员办理外交又是晚清外交近代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过渡阶段,它培养了中国首批近代外交人才。地方官员外交事权的扩张到清末引起清朝中央政府的注意,并且试图进行集权。 本文认为,晚清地方官员介入外交是中国外交体制由传统向近代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体现。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K25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关于晚清外交机构的研究
    二、关于地方官员办理外交的研究
第一章 清朝地方官员介入外交的先声
第二章 地方官员充当重要外交角色的开端
    第一节 鸦片战争对清朝传统外交体制的冲击和地方官员介入外交情形的变化
        一、鸦片战争对清朝外交体制的冲击与地方官在外交中作用的增大
        二、条约体制与五口通商大臣体制—地方官员介入外交开始制度化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清朝外交体制的影响
第三章 地方官员对外交的广泛介入
    第一节 地方官员广泛介入外交条件的形成
        一、清朝体制对地方官员介入外交的影响
        二、晚清政局变化对地方官员介入外交的影响
        三、西方侵略势力对地方官员介入外交的影响
    第二节 地方官员介入外交之实态分析
        一、涉及地方利益时地方官员对外交表现出主动性
        二、地方官员介入外交经历了发展变化
        三、地方官员介入外交的地域性差异
第四章 地方官员介入外交的影响
    第一节 地方官员介入外交的影响
        一、意图保存个人和地方实力而造成国家权益损失
        二、地方官员缺乏外交知识导致外交失利
        三、对国家主权的维护
        四、近代人才的培养
    第二节 清末中央外交集权的努力及其失败
结语
参考文献

【同被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宏伟,郭汉民;清政府与近代中国教案[J];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02期

2 李安庆;甲午战后沙俄攫夺中东、芦汉、正太铁路的阴谋(1895—1898)[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9年03期

3 樊孝东;晚清直隶教案诱因分析——以1860年11月~1898年10月为中心[J];史学月刊;2005年06期

4 傅德元;;《星轺指掌》与晚清外交的近代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费驰;吕海寰外交思想与交涉事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6 裴燕生;;从《顺德梁崧生尚书生平事迹草稿》(手抄本)看清外务部尚书梁敦彦早年事迹[J];档案学通讯;2007年01期

7 叶小青;;京师同文馆与晚清外交近代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林琼;清末早期驻外使节的国外交往与思想观念的转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林琼;清末早期驻外使节的西学实践[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10 苏苑;中国近代新型外交家唐绍仪[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小用;晚清华侨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靖;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黄树生;薛福成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洪佳期;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余华川;从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看中西法律制度和思想的冲突与融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日华;中古英格兰地方自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国平;1895年古田教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俊杰;晚清民夷冲突探析(1842-1900)[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全民;1949年前大同、朔州天主教的传播与本地化[D];山西大学;2007年

3 孙晓飞;试论伍廷芳的外交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丽杰;传统中国对外关系在近代嬗变的路径[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5 戴峰;晚清驻外使节与辛亥革命[D];扬州大学;2003年

6 王雷;民国初年前清遗老群体心态剖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任云仙;试论晚清外交官的职业化进程[D];河北大学;2003年

8 赵海亮;京师同文馆与中国近代化[D];山西大学;2004年

9 熊娉婷;中国驻西方公使的海外考察(1876-1894)[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春明;论甲午战争之前国人对外观念的转变[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86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86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c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