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东北大豆贸易

发布时间:2020-12-12 13:57
  本文主要论述了从1861年营口开港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这七十年里东北的大豆贸易。主要论述了东北大豆贸易兴起的原因、特点及影响。东北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盛产大豆,但是在近代以前,大豆贸易却因诸多原因而处于缓慢的发展状态。但是进入近代以来,随着政府的“豆石开禁”、政策变迁、移民开垦、大豆用途的拓宽、交通网络的形成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的刺激,东北大豆贸易随之兴起并逐步发展成为东北最大宗的出口商品,乃至取代了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主导地位。近代东北的大豆贸易是东北贸易的主要支柱,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部分的补偿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促进了东北城镇经济的活跃,推动了东北大豆种植区域的形成,同时也促进了东北油坊业的发展,使东北的油坊业发展成为东北轻工业之首,促进了东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东北大豆贸易因其受到帝国主义的控制,所以形成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对外贸易结构,其对外贸易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所以对国际市场具有严重的依赖性,商品化程度高,受帝国主义的控制,其销售和运输都被帝国主义所垄断。尽管如此,对东北社会的近代化还是起到了不可否认的刺激和促进作用,对于东北社会以至于全国经济的发展...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一、东北大豆贸易的兴起
    (一) 起步阶段(1861—1895)
    (二) 发展阶段(1895—1914)
    (三) 繁荣阶段(1914—1931 年)
二、东北大豆贸易兴起的原因
    (一) 政府政策的转变
    (二) 大豆用途的拓宽
    (三) 内地移民创造了劳动力条件
    (四) 交通运输的发展便利了大豆的运输
    (五) 荒地的开垦扩大了大豆的种植面积
三、东北大豆贸易的特点
    (一) 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二) 商品化程度高
    (三) 外商的垄断
四、大豆贸易的影响
    (一) 补助内地对外贸易的入超
    (二) 促进了城镇经济的活跃
    (三) 促进了大豆生产的区域化
    (四) 促进了东北油坊业的发展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东北地区大豆三品贸易研究[J]. 王国臣.  农业经济. 2006(09)
[2]营口开埠与晚清辽河流域城镇的发展[J]. 张大伟.  北方文物. 2004(04)
[3]论清初东北招民开垦政策与汉族民人对东北的开发[J]. 刁书仁,高峰.  史学集刊. 2004(01)
[4]东北大豆出口贸易与近代中国东北开发(1860~1931)[J]. 胡雪梅.  北方文物. 2002(03)
[5]二十年代移民开发东北农业略论[J]. 王杉.  史学月刊. 1999(06)
[6]近代辽河航运业的衰落与沿岸早期城镇带的变迁[J]. 曲晓范,周春英.  东北师大学报. 1999(04)
[7]铁路交通与东北近现代经济发展[J]. 李淑云.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9(04)
[8]东北近代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J]. 吴祖鲲,富萍.  长白学刊. 1998(03)
[9]清季东北“自开商埠”述论[J]. 杨天宏.  长白学刊. 1998(01)
[10]论东北农业近代化[J]. 衣保中,吴祖鲲.  社会科学战线. 1997(01)



本文编号:2912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912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2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