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中国成立初期“减租退押”运动缘起的多重机制

发布时间:2021-01-31 07:16
  研究中共减租退押运动要特别关注其复杂内涵和其在不同时间的政策倾向,具体而言1950年10月中共因决定抗美援朝其减租退押政策亦由温和转向激烈,这一时间节点前后中共减租退押的内涵亦有所差异;而从中共革命的长时段观察亦可发现中共减租退押运动常与财政目标有关联,晋绥土改和西南减租退押就是两例证明。总之中共减租退押运动不同时期的政策差异彰显了其作为革命党和执政党的政治智慧。 

【文章来源】:学术界.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减租退押”运动的历史脉络
    (一)1950年10月之前
    (二)1950年10月以后
二、土改退押与稳定金融
    (一)晋绥土改中的金融诉求
    (二)西南退押运动的金融诉求
三、退押运动与农业税的关系
    (一)关于加征农业税的时间
    (二)关于退押运动是否有指标
四、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江津县退押运动的几个问题——对《江津县退押运动再研究》一文的学术回应[J]. 娄敏.  中共党史研究. 2017(11)
[2]江津县退押运动再研究——与曹树基教授等讨论[J]. 黄柘淞.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3]江津县减租退押运动研究[J]. 曹树基,李婉琨,郑彬彬.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本文编号:3010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010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e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