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元庆在封面画创作活动中的身份与实践:以《陶元庆氏遗作目录》为中心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1-03-02 03:09
陶元庆作为中国近代装帧史上的重要个案,体现出20世纪20年代中国书籍装帧群体的基本创作状态。作为画家的陶元庆,在书籍装帧领域的活动实践,反映了在职业化初期,画家与设计师在身份上的二位一体;受传统思想影响,面对"画家"与"设计师"两重身份的取舍时,陶元庆为自然倾向"画家"身份。可见,20世纪20年代以陶元庆为代表的封面画家群体,由于缺乏基本的职业服务精神,其本质还是设计师外表包裹下的画家。
【文章来源】: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18(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唐宋传奇集》,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版,封面设计:陶元庆(图片来源:实物拍摄)
鲁迅为《莽原》杂志向陶元庆索画,陶元庆遂将最初为《新女性》设计的封面转送鲁迅。后因印刷成本的问题而被搁浅。鲁迅1927年9月10在《唐宋传奇集序列》一文中再次印证事情的经过:“至陶元庆君所作书衣,则已贻我年余之前矣。”[11]
通过考察鲁迅的信件,发现此过程中有很多尚未被研究者重视的重要细节。首先是,鲁迅在1928年3月14日致信李霁野,告知封面已委托陶元庆去画。接着在3月31日致李霁野的信中提到《朝花夕拾》的封面“今天陶君已画来”。通过考察与陶元庆有关的资料,不难发现,陶元庆并非多产画家,他的创作往往需要相当长的准备时间,难以“一蹴而就”。但此次仅过了半个月时间,鲁迅就收到陶元庆邮寄的画稿。我们不得不怀疑其中“反常”现象。在《陶元庆氏遗作目录》中,《朝花夕拾》的创作时间备注为1927年。根据这一点,结合上文,基本可以断定,陶元庆在接到鲁迅的委托信函后,随后就将一年前的一张画作寄去——即我们后来看到的《朝花夕拾》封面。
本文编号:3058484
【文章来源】: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18(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唐宋传奇集》,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版,封面设计:陶元庆(图片来源:实物拍摄)
鲁迅为《莽原》杂志向陶元庆索画,陶元庆遂将最初为《新女性》设计的封面转送鲁迅。后因印刷成本的问题而被搁浅。鲁迅1927年9月10在《唐宋传奇集序列》一文中再次印证事情的经过:“至陶元庆君所作书衣,则已贻我年余之前矣。”[11]
通过考察鲁迅的信件,发现此过程中有很多尚未被研究者重视的重要细节。首先是,鲁迅在1928年3月14日致信李霁野,告知封面已委托陶元庆去画。接着在3月31日致李霁野的信中提到《朝花夕拾》的封面“今天陶君已画来”。通过考察与陶元庆有关的资料,不难发现,陶元庆并非多产画家,他的创作往往需要相当长的准备时间,难以“一蹴而就”。但此次仅过了半个月时间,鲁迅就收到陶元庆邮寄的画稿。我们不得不怀疑其中“反常”现象。在《陶元庆氏遗作目录》中,《朝花夕拾》的创作时间备注为1927年。根据这一点,结合上文,基本可以断定,陶元庆在接到鲁迅的委托信函后,随后就将一年前的一张画作寄去——即我们后来看到的《朝花夕拾》封面。
本文编号:3058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05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