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容宛在—张奚若的生平与思想

发布时间:2021-03-27 23:48
  甲午战争的失利,中国进入了“转型时代”。面对着社会政治危机,价值取向危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登上了二十世纪的大舞台。他们留学东西洋,回国后在公共传媒和大学社团活动。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虽然在政治上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然而他们利用新型的传媒和社团,在文化地位上却又有不断上升乃至占据主流地位的趋势。在国民革命之后,面对着日本的不断侵略以及内战的进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仍然不断地思考救国救民的途径,尤其是其中的主要一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在国共两党之间,处于中间地带,他们批评政府,保护人权,主张民主,重视文化建设。在抗战阶段,其中的自由主义中间堡垒西南联大教授群仍然坚持着五四的理想,主张自由,平等,反对一党独裁,主张建立联合政府。本文所要研究的张奚若就是这一时期中的人物。张奚若经历复杂,跨越三个时代。出生于晚清的张奚若早年以参加革命为起点,在回国后也有短暂的从政经历。同时,他以报章杂志为平台,多次参加中国现代史上政治文化讨论。在《晨报副刊》上参与了徐志摩先生发起的“仇友赤白”的论战;在1930年代的《独立评论》发起的“民主与独裁”论战中,以一个民主派的身份主张践行民主,恢...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学术史回顾
    二、资料与方法
第一章 早年时代(1889—1912)
    第一节 家世与教育
    第二节 参加革命
第二章 留学欧美及归国从政(1913—1929)
    第一节 哥大学子与欧洲“游客”
    第二节 以言论政
    第三节 大学院岁月
    第四节 张奚若的西洋政治思想史研究
第三章 清华时代(1929—1937)
    第一节 教学记
    第二节 交往录
    第三节 在学与政之间
第四章 西南联合大学时期与复校时期(1937—1949)
    第一节 从北平到昆明
    第二节 边陲岁月
    第三节 参政记
    第四节 “太学群伦推领袖”
第五章 共和国时代(1949—1973)
    第一节 “不要辜负了时代”
    第二节 知识分子与政治
    第三节 风暴漩涡下的晚年
结语 世间已无张奚若——张奚若的文化人格
附录 张奚若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104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104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7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