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棻与清季贵州的士风

发布时间:2021-04-07 21:08
  甲午以前,贵州士风不振,此时的李端棻大体仍沿袭传统士子的习见轨辙,除了少数如黎庶昌这样的眼界开新者,与贵州士林的互动不多;戊戌前后,贵州风气渐开,特别是严修和吴嘉瑞这样的维新人士使得风气一新,士子的思想资源也日渐丰富,作为有数的维新大员,李端棻的提携增强了贵州士风与全国士风的关系;辛丑新政后,赦返贵阳的李端棻虽遇诋毁,仍积极参与地方学务以激发士风,此时的贵州士风已开始渐趋多元,甚或逸出传统范畴。李端棻与贵州士风的关联有助于理解全国层面的开明大员与其籍贯地之间的丰富互动。 

【文章来源】: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5(0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教育与清末民初贵州现代政治变革——以贵阳达德学校为中心的考察[J]. 林芊.  教育文化论坛. 2012(02)
[2]钟昌祚人生中的四个“贵人”[J]. 张江英.  贵阳文史. 2009(04)
[3]李端棻的一件奏折与清议呼吁廉政自强[J]. 陈勇勤.  贵州社会科学. 2007(12)
[4]“公车上书”考证补(二)[J]. 茅海建.  近代史研究. 2005(04)
[5]论清末民初贵州现代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及对贵州社会分层的影响[J]. 王继红.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6]清末民初贵州教育先驱刘统之[J]. 刘达瑀.  文史天地. 2003(09)
[7]一百五十年后看黎庶昌[J]. 黎焕颐.  贵州文史丛刊. 1992(03)
[8]黎庶昌——贵州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J]. 陈福桐.  贵州文史丛刊. 1992(03)



本文编号:3124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124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8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