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生妙莲:民国佛教的巴蜀篇
发布时间:2021-04-07 21:13
地处中国内陆的四川,在清季民国时期出现了佛教复兴的势头,迎来了佛教兴盛的曙光,并且有些方面甚至比全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作为抗战大后方、文化大后方的四川,其佛教事业发展较快,"实际上成为大后方佛教的中心"。民国时期巴蜀佛教的复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专业性的教育机构的创建;(2)区域性的佛教社团的组建;(3)专门性的佛教报刊的创办;(4)佛教文化交流的进行;(5)人才的涌现与著述的宏富。
【文章来源】:地方文化研究. 2019,(06)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佛教院校的创建
(一)四川佛学院
(二)汉藏教理院
(三)“支那内学院”蜀院
(四)东方文教研究院
二、佛教社团的组建
(一)四川省佛教会
(二)成都佛学社
(三)重庆佛学社
(四)四川佛学会
(五)四川佛教居士林
(六)维摩精舍
三、佛教报刊的创办
(一)《佛学旬刊》
(二)《四川佛教月刊》
(三)《净宗月刊》
(四)《文教丛刊》
(五)《大雄月刊》
(六)《荣县佛学月刊》
(七)《佛化新闻报》
(八)《海潮音》
四、文化交流的进行
(一)国际交流
(二)汉藏交流
1、大勇及其留藏学法团
2、能海的学密与弘密
3、其他
五、重要人物与著述
(一)张克诚
(二)刘洙源
(三)清福
(四)昌圆
(五)能海
(六)大勇
(七)袁焕仙
(八)谢无量
(九)万慧
(十)王恩洋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庆佛学社始末[J]. 曾友和,邓继权. 长江文明. 2018(04)
[2]成都佛教团体的近代激变:以四川省佛教会为例[J]. 吴华. 宗教学研究. 2016(03)
[3]一代名流谢无量——生平志业、学术成就与蜀学因缘[J]. 彭华. 关东学刊. 2016(07)
[4]抗战时期中国佛教界抗日活动述论——以《海潮音》与《佛化新闻报》为中心[J]. 曾友和.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5]维摩精舍:以佛为主融通三教[J]. 吴华. 佛学研究. 2015(00)
[6]能海法师与四川佛教之发展[J]. 杨俊.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7]民国四川佛教期刊刍议[J]. 唐红丽. 法音. 2010(07)
[8]太虚大师与汉藏教理院[J]. 杨耀健. 世界宗教文化. 2006(02)
[9]爱国高僧能海法师[J]. 徐伯荣. 四川统一战线. 1999(11)
[10]王恩洋先生的唯识学著作[J]. 黄夏年. 佛学研究. 1999(00)
本文编号:3124208
【文章来源】:地方文化研究. 2019,(06)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佛教院校的创建
(一)四川佛学院
(二)汉藏教理院
(三)“支那内学院”蜀院
(四)东方文教研究院
二、佛教社团的组建
(一)四川省佛教会
(二)成都佛学社
(三)重庆佛学社
(四)四川佛学会
(五)四川佛教居士林
(六)维摩精舍
三、佛教报刊的创办
(一)《佛学旬刊》
(二)《四川佛教月刊》
(三)《净宗月刊》
(四)《文教丛刊》
(五)《大雄月刊》
(六)《荣县佛学月刊》
(七)《佛化新闻报》
(八)《海潮音》
四、文化交流的进行
(一)国际交流
(二)汉藏交流
1、大勇及其留藏学法团
2、能海的学密与弘密
3、其他
五、重要人物与著述
(一)张克诚
(二)刘洙源
(三)清福
(四)昌圆
(五)能海
(六)大勇
(七)袁焕仙
(八)谢无量
(九)万慧
(十)王恩洋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庆佛学社始末[J]. 曾友和,邓继权. 长江文明. 2018(04)
[2]成都佛教团体的近代激变:以四川省佛教会为例[J]. 吴华. 宗教学研究. 2016(03)
[3]一代名流谢无量——生平志业、学术成就与蜀学因缘[J]. 彭华. 关东学刊. 2016(07)
[4]抗战时期中国佛教界抗日活动述论——以《海潮音》与《佛化新闻报》为中心[J]. 曾友和.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5]维摩精舍:以佛为主融通三教[J]. 吴华. 佛学研究. 2015(00)
[6]能海法师与四川佛教之发展[J]. 杨俊.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7]民国四川佛教期刊刍议[J]. 唐红丽. 法音. 2010(07)
[8]太虚大师与汉藏教理院[J]. 杨耀健. 世界宗教文化. 2006(02)
[9]爱国高僧能海法师[J]. 徐伯荣. 四川统一战线. 1999(11)
[10]王恩洋先生的唯识学著作[J]. 黄夏年. 佛学研究. 1999(00)
本文编号:3124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124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