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前半期国民政府地方治理的困境——基于1933年皖北学潮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1-04-25 00:08
  第三次军事"剿共"受挫以后,国民政府在鄂豫皖地区实行剿抚并用政策,实行包括党政一体、保甲制、建教合作等在内的治理新政。但新政的推行遭遇了重重阻力,甚至引发了新的矛盾和冲突。1933年皖北学潮就是由施行建教合作引发的二乡师学生和蚌埠地方人士抵制教厅更换校长及迁址令的行动。建教合作因学潮而受阻及学潮以政府的让步而平息,反映了国民政府地方治理的困境。政府制定的治理目标与地方或局部利益产生背离,对造成的新的矛盾和危机预案不足,疲于应付,草草收场,从而使政府施政和治理进入进退失据的窘境。 

【文章来源】:学术界.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建教合作:国民政府剿抚并用政策之一斑
二、学潮成因:二乡师抵制教厅更换校长及迁址令
三、治理之殇:从新政和学潮看政府施政的困境



本文编号:3158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158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5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