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元何以占领农村:清末民初华北小额通货的流通与更替
发布时间:2021-08-12 03:52
经过清末民初一系列币制改革,铜元的官方地位经历了辅制钱而行、与制钱并重、超越制钱被设定为辅币、可由制钱熔化改铸等阶段的转变。但铜元是一种面值高于其含铜量价值的不足值货币,因政府对铜元币值的维护在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异,铜元流通出现了城市地区壅滞、内地农村拒斥的城乡货币分流现象,加剧了铜元危机。一战期间,在北洋政府平市官钱局、造币厂、炼铜厂,尤其是日本占领青岛后日商所雇中国商民的多重夹击下,华北农村制钱流失殆尽,铜元流通量明显增加。一战后,铜元全面取代制钱成为华北主体小额通货与市场折价基准,以"银两—制钱"为核心的传统城乡货币折价体系,亦转变为以"银元—铜元"为主的新货币体系,这对此后的城乡贸易、农民经济及农村金融产生了深远影响。可见币制改革的制度安排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张力,而日本在华势力成为影响中国近代币制变迁的重要外因。
【文章来源】:历史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庚子之后制钱铸造体系的规复与解体[J]. 韩祥. 近代史研究. 2020(03)
[2]从走私制钱看一战时期日本对华经济窃夺与破坏[J]. 许梦阳. 民国研究. 2017(02)
[3]欧战时期北洋政府对于日人贩运制钱的态度[J]. 王闯. 史学月刊. 2015(05)
[4]晚清铸钱的私铸[J]. 韦恒,黄敏. 苏州大学学报. 2004(03)
[5]近代河北私票研究[J]. 戴建兵.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博士论文
[1]铜元问题研究(1900-1935)[D]. 梁辰.南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37526
【文章来源】:历史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庚子之后制钱铸造体系的规复与解体[J]. 韩祥. 近代史研究. 2020(03)
[2]从走私制钱看一战时期日本对华经济窃夺与破坏[J]. 许梦阳. 民国研究. 2017(02)
[3]欧战时期北洋政府对于日人贩运制钱的态度[J]. 王闯. 史学月刊. 2015(05)
[4]晚清铸钱的私铸[J]. 韦恒,黄敏. 苏州大学学报. 2004(03)
[5]近代河北私票研究[J]. 戴建兵.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博士论文
[1]铜元问题研究(1900-1935)[D]. 梁辰.南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37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337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