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社会改造”话语中的平民化理念
发布时间:2021-08-12 04:43
"平民化"是五四时期"社会改造"话语体系中的重要理念。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社会改造的认知中发现"平民"的地位,并通过"平民阶级"的政治解读而形成"生活平民化"的思想诉求。"平民化"思想在五四时期"劳工神圣"、尊崇"劳动"语境之中,不仅有着对"劳动运动"的积极期待,而且也使"民众本位"意识有所强化,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五四时期思想在质的方面的飞跃。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亦将自身置于"平民"序列之中,不仅提出"走向民间"的主张,而且也在社团联合中坚持"到民间去"的理念,力图使"平民化"思想从思想层面转化为社会实践层面,并表征为"联合群众"、促进民众势力发展的实际行动。
【文章来源】:安徽史学.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平民”的意义及“群众运动”话语
1.“平民”在社会改造中被发现。
2.从“平民”到“平民阶级”再到“劳动阶级”的认知。
3.“平民化”追求及“生活平民化”的构想。
4.由“平民运动”到“群众运动”的话语转向。
二、劳动的价值与民众本位意识的彰显
1.“劳动”意义的诠释与“劳动解放”命题的提出。
2.“劳动运动”中学生群体的自我定位。
3.“民众本位”意识在“社会改造”话语中的强化。
三、知识分子“走向民间”的思想诉求
1.知识分子“走向民间”的认知。
2.“走向民间”中“联合群众”的要求。
3.“走向民间”中发展民众势力的思想诉求。
本文编号:3337609
【文章来源】:安徽史学.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平民”的意义及“群众运动”话语
1.“平民”在社会改造中被发现。
2.从“平民”到“平民阶级”再到“劳动阶级”的认知。
3.“平民化”追求及“生活平民化”的构想。
4.由“平民运动”到“群众运动”的话语转向。
二、劳动的价值与民众本位意识的彰显
1.“劳动”意义的诠释与“劳动解放”命题的提出。
2.“劳动运动”中学生群体的自我定位。
3.“民众本位”意识在“社会改造”话语中的强化。
三、知识分子“走向民间”的思想诉求
1.知识分子“走向民间”的认知。
2.“走向民间”中“联合群众”的要求。
3.“走向民间”中发展民众势力的思想诉求。
本文编号:3337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337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