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至五四时期两性视野中女权思潮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1 15:09

  本文关键词:戊戌至五四时期两性视野中女权思潮变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从戊戌变法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二十余年间,是近代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寻求救国之道的历程中,进步知识分子提出了妇女解放问题。男女平等、男女平权、妇女解放成为时代话语。本文以戊戌维新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为三个时段,分别考察了两性对于妇女解放问题的认识,并检视了性别立场的差异。文章认为,男性精英对于中国近代女权思潮的发生发展确有引领之功。他们深入解读妇女问题,为女权运动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然而,男性提出妇女解放问题主要基于御侮救亡的民族危机,其性别身份决定了他们并不是妇女利益的深切关怀者。他们创设了近代社会的话语情境,在女权思潮中居于主导地位。当然,知识女性也不再甘于“失语”的角色,她们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对于自身的解放,她们以增进素质为根本,以与男性共赴国难为途径。其性别身份表明,她们对女权问题的解读更能够体现女性自身的经验。文章认为,近代女权思潮的纵深发展是两性共同推动的结果,但是由于男女异路的女权思想,两性在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纷争。两性话语无疑都是“时代”的回声,知识女性面临的困扰尤能折射出近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近代中国 女权思潮 妇女权利 性别立场 话语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56.5;K261;D442.9
【目录】:
  • 摘 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1
  • 一、戊戌维新时期男女平等思想的形成与阐扬11-23
  • (一) 男性精英首倡妇女解放问题11-18
  • 1、批判封建礼教,,倡导男女平等12-13
  • 2、新贤妻良母形象的提出13-16
  • 3、时下的任务:戒缠足、兴女学16-18
  • (二) 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18-23
  • 1、论说男女平等,唤起女界觉悟18-20
  • 2、主张去除依赖之心,养成自立精神20-21
  • 3、呼吁关心国事,要求参与政权21-23
  • 二、辛亥革命时期女权思潮的勃兴23-41
  • (一) 男性深入探讨妇女问题23-28
  • 1、系统论说妇女问题,大力鼓吹男女平权23-25
  • 2、男性构想女性新形象:国民之母25-27
  • 3、男性的争论:“女权”优先还是“女学”优先27-28
  • (二) 知识女性解读女子权利28-35
  • 1、女性的心声:争自由、复女权28-31
  • 2、女性的共识:积极立世、权利自平31-33
  • 3、女性社会人格的自我确认:女国民33-35
  • (三) 两性的纷争35-41
  • 1、女权思想的性别差异35-38
  • 2、两性关于妇女参政权的争论38-41
  •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的纵深发展41-59
  • (一) 男性精英再掀妇女解放思潮41-48
  • 1、全面批判封建礼教:人的发现42-44
  • 2、新女性形象的提出:超贤妻良母44-46
  • 3、两种妇女解放观:个体的觉醒与阶级的解放46-48
  • (二) 女性群体发出自己的声音48-54
  • 1、深刻剖析男性中心文化49-50
  • 2、热切讨论妇女解放途径50-52
  • 3、主张身体力行破旧俗52-54
  • (三) 进退之间:知识女性的角色冲突54-59
  • 1、新观念与旧道德:解读刘清扬的双重身份54-56
  • 2、男权秩序下新女性之死:以张嗣婧为例56-59
  • 结语59-62
  • 参考文献62-66
  • 致谢66-67
  • 附: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珠飒;;近代“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探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周志刚;;中国近代私立中学的政治参与述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张玉婷;;浅论近代中国关于女性解放的思想[J];理论界;2011年07期

4 王浩翰;;浅议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文化内涵[J];传承;2011年20期

5 王锐;;近代中国新法家思潮略论[J];学术论坛;2011年06期

6 王树增;;大国兴亡谁人定——读成都军区青年作家王龙新作《天朝向左,世界向右》[J];西南民兵;2010年05期

7 吴海涛;;浅议甲午战争之后法文化的变迁[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8 陆水明;;矗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丰碑——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程与启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傅国涌;;思想不败——近代中国两代思想先躯的传承[J];中国改革;2010年11期

10 崔军民;;《日本法规解字》与中国近代法律新词[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渭滨;;我读《近代中国》[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2 ;《近代中国》第3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3 王菊;;王菊博士致本刊主编丁日初教授函[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4 O.J.;;《近代中国商业革命》汉译本出版[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5 吴剑杰;;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铁路[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6 王彬;;浅析我国近代法律教育的课程设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周志刚;;近代中国私立中学的政治参与(1903-1936)[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8)——中国民办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近代中国》第1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9 丁日初;陈绛;沈祖炜;;致读者[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10 李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研究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袁咏红;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N];光明日报;2009年

2 实习记者陈志宏;“基督宗教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周程 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一词在近代中国的传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雷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虚虚实实的近代中国[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5 王中江 清华大学哲学系;近代中国的“自强主义思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赵志;揭秘近代中国三百年之“江湖”[N];北京日报;2011年

7 主讲人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 张柏春;近代中国为何与科技革命擦肩而过[N];新华日报;2011年

8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 山田辰雄;近代中国人物研究[N];文汇报;2011年

9 常安;近代中国的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建设[N];中国民族报;2009年

10 张为真 刘金玉;研究院起名叫“光启”[N];深圳商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功成;优生学的传播与中国近代的婚育观念[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谢辉;陈琪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D];浙江大学;2005年

3 毕苑;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聂长久;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研究(1907-1927)[D];吉林大学;2008年

6 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D];复旦大学;2003年

7 龚咏梅;“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秦其文;近代中国企业的广告促销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9 王鑫磊;近代中国社会代际关系的历史考察[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兵;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的移植性制度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猛;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形成及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孙庆国;近代中国服装审美价值取向的变迁[D];江南大学;2008年

3 王永起;浅析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曲折发展与海关税率的变化(1840-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宋凌迁;使命与求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华平;中国民营铁路及其发展环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唐波;近代中国和印度农业商品化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季剑;近代江苏职业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袁秋芸;从民国时期的《妇女杂志》看中国近代婚礼服的变迁[D];江南大学;2009年

9 李硕;清末“中等社会”与民族国家的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程华庚;《云起轩词》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戊戌至五四时期两性视野中女权思潮变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39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d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