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陕西农业科技引进及其本土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5 18:49
清末,近代西方农业科技引入中国,至民国时期已经形成一套更为进步的发展模式,以陕西为代表的西北地区更是在这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近代西方农学科技与思想的传入,既给绵延数千年之久的传统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带了重大冲击,也给传统重农思想注入了诸多新的元素。近代的陕西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发,原本已脆弱不堪的小农经济处在濒临破产的边缘。为解决危局、保证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开始试图将西方先进的农业科技引入该地,并进行本土化改造。早在清末戊戌变法之后,当时的开明士绅学者已开始将西方近代实验农学介绍到中国来,并建立了早期的农业试验机构。民国成立后,新政府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倡导和发展先进的西方农业科技。农业教育领域,形成了从高等教育到专门性学校的农科教学体系;农业试验机构方面,建立了从中央农事试验场到地方农业试验站的完整的科研试验系统。另外,一大批优秀的近代农业科学家在各自领域辛勤付出,取得了众多可喜的成绩。近代陕西省的农业科技在抗战前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其本土化改造的领域涉及小麦棉花品种的改良与推广、畜牧新品种的培育、水利工程的大规模建设、农机具现代化的改进、土壤调...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依据
1.2.1 理论依据
1.2.2 现实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陕西近代农业科技引进的背景
2.1 近代中国农业发展的思想基础
2.1.1 近代农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2.1.2 中国近代重农思想的兴起
2.1.3 兴办近代农业教育的思潮
2.2 全国近代农业科技引进的潮流
2.2.1 近代农业科技的引进
2.2.2 近代农业机构的创立
2.2.3 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的创立和改进
2.3 近代陕西农业发展的困境与机遇
2.3.1 动荡的社会环境与频发的自然灾害
2.3.2 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历史机遇
第三章 近代陕西棉花和小麦的引种及其本土化
3.1 棉花的引种及改良
3.1.1 棉花新品种的引入
3.1.2 棉花品种的改良
3.2 小麦的引种及其本土化
3.2.1 小麦的引种试验
3.2.2 小麦品种的培育
第四章 近代陕西农机具及土壤肥料的引进及其本土化
4.1 近代农机具的引进与改造
4.1.1 农机具的引进
4.1.2 农机具的适应性改造
4.2 近代土壤肥料技术的引入及发展
4.2.1 土壤肥料技术的引入
4.2.2 土壤肥料技术的发展
第五章 近代陕西农田水利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
5.1 近代水利科技的引进
5.1.1 李仪祉的水利思想
5.1.2 水利试验的开展
5.2 农田水利的建设
5.2.1 全国经济委员会的水利开发
5.2.2 “关中八惠”工程的建设
第六章 近代陕西畜牧兽医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
6.1 近代畜牧科技的引进与改造
6.1.1 畜牧品种的引进
6.1.2 近代畜牧科技的改良
6.2 近代兽医科技的引入及发展
6.2.1 近代兽医科技的引入与推广
6.2.2 兽医科技的实践
第七章 结论
7.1 对农业科技本土化的评价
7.2 农业科技引进与本土化的影响因素
7.3 意义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农业科学试验在西北地区的引进与技术推广[J]. 史新星,朱宏斌. 农业考古. 2017(04)
[2]抗战时期大后方园艺开发述论[J]. 李俊. 山西档案. 2016(02)
[3]国民政府时期国内学界西北农业开发思想略论[J]. 冯成杰,储竞争. 农业考古. 2016(01)
[4]于右任农业教育思想的渊源和形成过程研究[J]. 杨航,陈遇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1)
[5]民国时期山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J]. 任永玲,冀宪武. 山西农业科学. 2015(09)
[6]思想与实践:农业传教士与中国农业现代化——以金陵大学农学院为中心[J]. 赵晓阳. 中国农史. 2015(04)
[7]北洋时期农业科技改良体系的构建及意义[J]. 葛风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8]抗战时期大后方农业推广的兴起及其影响[J]. 李俊. 求索. 2013(12)
[9]陕西农业减灾技术近代化发展研究[J]. 王向辉,卜风贤.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2(01)
[10]汉唐间北方农业技术的南传及在江南地区的本土化发展[J]. 朱宏斌. 中国农史. 2011(04)
博士论文
[1]近代关中农村经济变迁研究(1927~1937)[D]. 王今诚.西北大学 2015
[2]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发展研究[D]. 朱冠楠.南京农业大学 2015
[3]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D]. 任耀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4]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 杨常伟.山西大学 2009
[5]西北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研究[D]. 尹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6]中国近代畜牧业发展研究[D]. 李群.南京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秦汉政治制度与农业发展研究[D]. 张凤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2]秦汉时期上林苑研究[D]. 郭建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3]清代新疆农业开发研究[D]. 刘壮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4]抗战时期陕西的农业改良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D]. 高航.西北大学 2012
[5]民国新疆畜牧政策研究[D]. 奚鹏涛.新疆大学 2012
[6]美国农科教“三位一体”模式的引入及其影响研究[D]. 何淑琴.南京农业大学 2011
[7]陕西省农业改进所研究(1938-1945)[D]. 吴瑞娟.陕西师范大学 2011
[8]论抗战时期陕西国统区的粮食管理政策[D]. 王茜.四川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38450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依据
1.2.1 理论依据
1.2.2 现实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陕西近代农业科技引进的背景
2.1 近代中国农业发展的思想基础
2.1.1 近代农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2.1.2 中国近代重农思想的兴起
2.1.3 兴办近代农业教育的思潮
2.2 全国近代农业科技引进的潮流
2.2.1 近代农业科技的引进
2.2.2 近代农业机构的创立
2.2.3 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的创立和改进
2.3 近代陕西农业发展的困境与机遇
2.3.1 动荡的社会环境与频发的自然灾害
2.3.2 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历史机遇
第三章 近代陕西棉花和小麦的引种及其本土化
3.1 棉花的引种及改良
3.1.1 棉花新品种的引入
3.1.2 棉花品种的改良
3.2 小麦的引种及其本土化
3.2.1 小麦的引种试验
3.2.2 小麦品种的培育
第四章 近代陕西农机具及土壤肥料的引进及其本土化
4.1 近代农机具的引进与改造
4.1.1 农机具的引进
4.1.2 农机具的适应性改造
4.2 近代土壤肥料技术的引入及发展
4.2.1 土壤肥料技术的引入
4.2.2 土壤肥料技术的发展
第五章 近代陕西农田水利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
5.1 近代水利科技的引进
5.1.1 李仪祉的水利思想
5.1.2 水利试验的开展
5.2 农田水利的建设
5.2.1 全国经济委员会的水利开发
5.2.2 “关中八惠”工程的建设
第六章 近代陕西畜牧兽医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
6.1 近代畜牧科技的引进与改造
6.1.1 畜牧品种的引进
6.1.2 近代畜牧科技的改良
6.2 近代兽医科技的引入及发展
6.2.1 近代兽医科技的引入与推广
6.2.2 兽医科技的实践
第七章 结论
7.1 对农业科技本土化的评价
7.2 农业科技引进与本土化的影响因素
7.3 意义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农业科学试验在西北地区的引进与技术推广[J]. 史新星,朱宏斌. 农业考古. 2017(04)
[2]抗战时期大后方园艺开发述论[J]. 李俊. 山西档案. 2016(02)
[3]国民政府时期国内学界西北农业开发思想略论[J]. 冯成杰,储竞争. 农业考古. 2016(01)
[4]于右任农业教育思想的渊源和形成过程研究[J]. 杨航,陈遇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1)
[5]民国时期山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J]. 任永玲,冀宪武. 山西农业科学. 2015(09)
[6]思想与实践:农业传教士与中国农业现代化——以金陵大学农学院为中心[J]. 赵晓阳. 中国农史. 2015(04)
[7]北洋时期农业科技改良体系的构建及意义[J]. 葛风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8]抗战时期大后方农业推广的兴起及其影响[J]. 李俊. 求索. 2013(12)
[9]陕西农业减灾技术近代化发展研究[J]. 王向辉,卜风贤.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2(01)
[10]汉唐间北方农业技术的南传及在江南地区的本土化发展[J]. 朱宏斌. 中国农史. 2011(04)
博士论文
[1]近代关中农村经济变迁研究(1927~1937)[D]. 王今诚.西北大学 2015
[2]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发展研究[D]. 朱冠楠.南京农业大学 2015
[3]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D]. 任耀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4]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 杨常伟.山西大学 2009
[5]西北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研究[D]. 尹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6]中国近代畜牧业发展研究[D]. 李群.南京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秦汉政治制度与农业发展研究[D]. 张凤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2]秦汉时期上林苑研究[D]. 郭建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3]清代新疆农业开发研究[D]. 刘壮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4]抗战时期陕西的农业改良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D]. 高航.西北大学 2012
[5]民国新疆畜牧政策研究[D]. 奚鹏涛.新疆大学 2012
[6]美国农科教“三位一体”模式的引入及其影响研究[D]. 何淑琴.南京农业大学 2011
[7]陕西省农业改进所研究(1938-1945)[D]. 吴瑞娟.陕西师范大学 2011
[8]论抗战时期陕西国统区的粮食管理政策[D]. 王茜.四川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38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438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