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务部与清末外交

发布时间:2021-10-30 21:50
  外务部是在列强直接要求之下成立的。作为清末十年的中央外交机关,其半殖民性质自然毋庸讳言。相对于总理衙门,外务部在清中央机构中的地位更高,职能也更加专门化。 但是,在清政府越来越依靠外交支撑其存在的情况下,外务部要面对列强步步紧逼的侵略要求造成的统治危机和国内兴起的民众运动。 此十年间的外交虽然总体上是不断妥协退让与失败,但是在其外交活动中,外务部亦有抗争的一面。相对于总理衙门时期表现出主权意识明确、外交活动合理缜密等进步之处。在交涉活动中,对民众运动也并非一味压制。外务部认同收回利权要求的合理性,并且有借助民众运动争取利益的意图和行动,但是在此过程中表现并不积极活跃。外务部由总理衙门改组而来。它继承了总理衙门时期外交专门化的成果并有所发展。表现在外务部时期外交事权相对集中,组织机构更加完善,人员选用更符合近代外交专业化要求、外交机构和人事流动机制健全和完善等各方面。 总之,外务部虽是半殖民地性质,但是在外交活动中有积极表现。并且在外务部时期,外交专门化获得进一步发展,是中国外交近代化历程中的重要一环,对其进步之处应该予以肯定。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引言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本文拟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外务部在清末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与权能
    第一节 外务部的设立及其在清朝中央政府内的地位
    第二节 外务部的权能
第二章 清末十年间外务部所面对的课题
    第一节 抵制列强对华进一步侵略扩张
        一、应对列强在东北的争夺,抵御其进一步扩张
        二、抵御外国侵略势力向边疆进逼
        三、利权的丧失无法回避
    第二节 回应民间反抗侵略、收回利权的运动
    第三节 继续推进外交专门化
第三章 外务部实际作为之考察
    第一节 在外交中抵制列强侵华的有限努力
        一、有明确的主权观念,交涉中自觉维护主权
        二、对于国际法的认识更加清楚,运用更加熟练
        三、交涉中更加慎重、务实,举措日趋周密
    第二节 面对反侵略的群众运动所充当的角色
    第三节 促进外交近代化的举措
        一、致力于集中外交事权
        二、促进外交人员的素质提高和专业化
        三、健全外交机构
        四、外交事务专门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绍仪与中英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J]. 张国红.  文史精华. 2003(11)
[2]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新议[J]. 赵永进.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S2)
[3]日俄战争中清政府的局外中立与列强态度[J]. 周厚清.  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3)
[4]清季使节制度近代化后斯的历史考察[J]. 危兆盖.  江汉论坛. 1997(07)
[5]论清代外交机构的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J]. 冯君.  嘉应大学学报. 1994(03)



本文编号:3467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467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d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