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苦思甜”运动中的政治动员模式研究(1963-1966)
发布时间:2021-11-01 14:49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一直将政治动员作为重要的政治领导方式,“忆苦思甜”运动是中共政治动员的成功实践,运动中,中共运用旧社会负面合法性资源和新中国现实合法性资源,结合多种动员技术手段,引导群众开展阶级斗争,通过新旧两种社会的比较,引发群众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新社会的热爱,增强群众对无产阶级身份的认同、对中共执政的拥护和支持,以此巩固中共的执政地位。本文采取历史事件与动员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1963年至1966年期间“忆苦思甜”运动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与分析。通过历史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及文献分析法,在对“忆苦思甜”运动的动员背景、动员要素、动员特点、动员效应和动员限度研究的基础上还原“忆苦思甜”运动的历史真相。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对大量史料的分析,还原20世纪60年代“忆苦思甜”运动的历史真相;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运动的核心动员要素、动员特点和动员效力进行研究,深入挖掘中共在特定时期进行政治动员的特色,为中共当代的政治动员提供有益启示。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概念(政治动员与“忆苦思甜”)进行...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解释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1963年-1966年的"忆苦思甜"运动
一、"忆苦思甜"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
二、"忆苦思甜"运动的发展过程概述
第三章 "忆苦思甜"运动的动员要素
一、动员的主体与客体
二、动员的资源
三、动员的技术
第四章 "忆苦思甜"运动的动员特点、效应及限度
一、动员的特点
二、动员的效应
三、动员的限度
结语
一、从人格化动员向法制化、制度化动员转型
二、重视动员环境,调整动员目标
三、注重统治绩效的提高,确保动员主体的权威
四、发挥群众力量,完善动员技术手段
参考资料(按姓氏字母排序)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共执政的旧社会“负面合法性”功能及其限度[J]. 郝宇青,安琪雅.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8(04)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动员及其效力——以上海为中心的考察[J]. 杨丽萍.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3]对“大跃进”时期政治动员模式的浅析[J]. 王佩连.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4)
[4]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政治动员问题研究述评[J]. 张平,韩建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5]中共早期湖南乡村政治动员论析[J]. 刘永生.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6]政治动员的行动逻辑——一个概念模型及其应用[J]. 孔繁斌.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05)
[7]“忆苦思甜”的年代[J]. 黄艾禾. 中国新闻周刊. 2006(34)
[8]抗美援朝运动中上海的群众动员[J]. 张励.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6(03)
[9]论政治动员[J]. 徐彬.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5(01)
[10]简论“政治动员”[J]. 李征.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硕士论文
[1]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1949-2007)[D]. 李杨.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研究[D]. 黄兢.华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70301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解释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1963年-1966年的"忆苦思甜"运动
一、"忆苦思甜"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
二、"忆苦思甜"运动的发展过程概述
第三章 "忆苦思甜"运动的动员要素
一、动员的主体与客体
二、动员的资源
三、动员的技术
第四章 "忆苦思甜"运动的动员特点、效应及限度
一、动员的特点
二、动员的效应
三、动员的限度
结语
一、从人格化动员向法制化、制度化动员转型
二、重视动员环境,调整动员目标
三、注重统治绩效的提高,确保动员主体的权威
四、发挥群众力量,完善动员技术手段
参考资料(按姓氏字母排序)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共执政的旧社会“负面合法性”功能及其限度[J]. 郝宇青,安琪雅.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8(04)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动员及其效力——以上海为中心的考察[J]. 杨丽萍.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3]对“大跃进”时期政治动员模式的浅析[J]. 王佩连.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4)
[4]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政治动员问题研究述评[J]. 张平,韩建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5]中共早期湖南乡村政治动员论析[J]. 刘永生.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6]政治动员的行动逻辑——一个概念模型及其应用[J]. 孔繁斌.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05)
[7]“忆苦思甜”的年代[J]. 黄艾禾. 中国新闻周刊. 2006(34)
[8]抗美援朝运动中上海的群众动员[J]. 张励.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6(03)
[9]论政治动员[J]. 徐彬.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5(01)
[10]简论“政治动员”[J]. 李征.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硕士论文
[1]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1949-2007)[D]. 李杨.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研究[D]. 黄兢.华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70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470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