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福州专业戏班考论

发布时间:2021-11-16 21:31
  戏班是戏剧活动的组织载体,也是戏剧传播的载体。以娱乐市民为主且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戏班的大量出现,是剧种走向成熟以及剧业兴盛的重要标志。晚清民国福州戏剧演出进入相对成熟的时期,表现出剧种繁多、专业戏班增多,商业化演剧日渐兴盛等特征。专业戏班的大量出现,刺激演剧商业化,加剧了剧种之间、戏班之间的竞争,由此出现了因戏班之组织模式、经营方式乃至演员技艺水平参差不齐而导致的优胜劣汰。 

【文章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2(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晚清福州专业戏班考
    (一) 闽剧专业戏班
    (二) 徽戏专业戏班
二晚清福州专业戏班组织形式的演变
三晚清福州专业戏班之组织经营模式
    (一) 晚清福州专业戏班内部机制
        1. 演员之入班与薪水
        2. 戏班之乐队与乐器
    (二) 晚清福州戏班演出形式
        1.戏班
        2.演员
        3. 戏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戏班研究的戏曲社会学考察——兼谈戏曲社会学阐释体系之建构[J]. 范丽敏.  求索. 2017(06)
[2]清末民初戏曲女班刍论[J]. 李静.  文艺争鸣. 2011(15)

硕士论文
[1]《闽省会报》视野下的福州社会[D]. 郑怀远.福建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99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499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0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