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陆军的毒气武器研制及对中国军民的伤害
发布时间:2021-12-02 14:14
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开始研制毒气武器,并在侵华战争中大量使用,给中国军民带来严重伤亡。战败后遗弃在中国的毒气武器时至今日依然威胁着中国人民的安全。本文以日本陆军的毒气武器的研制、生产、在中国的使用以及给中日两国带来的战后贻害为研究对象,特别针对国内该课题研究中较欠缺的部分,如日本毒气武器研制多达到的实际水平、毒气生产与民间企业的关系、“科学家”在毒气武器研制中的作用、日本为什么使用和为什么敢于使用毒气武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阐述。本文前言部分介绍了日本学术界就此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第一章勾勒了日军毒气武器研制史的全貌,包括日本毒气研究的开始、毒气武器的制式化、毒气战教育、针对苏联的毒气武器开发、推动毒气战的人物以及日本陆军毒气武器所达到的水平等问题;第二章论述了日本陆军毒气武器在中国战场上的使用情况,并分析了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大规模使用毒气武器的原因;第三章阐述了日军毒气武器在中国不负责任的“遗弃”,在战后持续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第四章分析了毒气武器给日本自身带来的“后遗症”,包括毒气生产从业人员的被害、战后平民的被害、环境污染以及毒气武器无害化处理...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日本陆军的毒气武器研制史
第一节 有关国际公约及日本的最初立场
第二节 日军毒气研究的开始
日本毒气研究的直接动因——西伯利亚出兵
"宇垣军缩"和毒气战研究的真正开始
借助"外力"的毒气武器研制
第三节 毒气武器的制式化及毒气战教育
忠海制造所:日本毒气武器的"襁褓"
曾根毒气制造所:日本毒气武器的"服装"
民间企业:毒气武器的"拐杖"
日本陆军习志野学校:毒气武器的"中枢神经"
第四节 针对苏联的毒气武器研制开发
对苏联开展毒气战的设想和准备
日本科学研究所的派出机构:关东军"516部队"
日本陆军的毒气人体实验
第五节 推进日本化学战的"关键人物"
日本的"化学战计划之父"——小泉亲彦
科学动员与日本化学战计划之下的科学家们
第六节 日本陆军毒气武器的研制水平
第二章 毒气武器在中国战场上的使用
第一节 使用毒气武器的开始
第二节 使用毒气武器的升级
第三节 使用毒气武器的原因
第三章 化学武器战后贻害中国
第一节 "遗弃"在中国的毒气武器
东京审判中的免责
第二节 战后对中国的贻害及处理
第四章 毒气武器贻害日本
第一节 毒气贻害研发从业人员
第二节 日本的"毒气战后遗症"
战败后日本国内的毒气武器遗弃问题
战后毒气、毒气武器的发现及被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战期间日本对苏联的化学战准备[J]. 高晓燕. 西伯利亚研究. 2005(05)
[2]日军的化学战与日本称霸世界的战略意图[J]. 日本化学战罪行研究课题组. 瞭望新闻周刊. 2005(39)
[3]日军山西毒气战研究的新进展——评粟屋宪太郎的《中国山西省的日军毒气战》[J]. 高士华. 抗日战争研究. 2004(02)
[4]侵华日军化学战的部署与遗弃化学武器[J]. 纪学仁. 环球军事. 2003(20)
[5]日军遗弃化学武器综考——兼评“515”判决书[J]. 高晓燕. 抗日战争研究. 2003(02)
[6]残暴罪行不容掩盖——揭露侵华日军在中国的毒气实验[J]. 步平. 北方文物. 2001(03)
[7]二战中日本军部进行化学战的罪责[J]. 高兴祖.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本文编号:3528604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日本陆军的毒气武器研制史
第一节 有关国际公约及日本的最初立场
第二节 日军毒气研究的开始
日本毒气研究的直接动因——西伯利亚出兵
"宇垣军缩"和毒气战研究的真正开始
借助"外力"的毒气武器研制
第三节 毒气武器的制式化及毒气战教育
忠海制造所:日本毒气武器的"襁褓"
曾根毒气制造所:日本毒气武器的"服装"
民间企业:毒气武器的"拐杖"
日本陆军习志野学校:毒气武器的"中枢神经"
第四节 针对苏联的毒气武器研制开发
对苏联开展毒气战的设想和准备
日本科学研究所的派出机构:关东军"516部队"
日本陆军的毒气人体实验
第五节 推进日本化学战的"关键人物"
日本的"化学战计划之父"——小泉亲彦
科学动员与日本化学战计划之下的科学家们
第六节 日本陆军毒气武器的研制水平
第二章 毒气武器在中国战场上的使用
第一节 使用毒气武器的开始
第二节 使用毒气武器的升级
第三节 使用毒气武器的原因
第三章 化学武器战后贻害中国
第一节 "遗弃"在中国的毒气武器
东京审判中的免责
第二节 战后对中国的贻害及处理
第四章 毒气武器贻害日本
第一节 毒气贻害研发从业人员
第二节 日本的"毒气战后遗症"
战败后日本国内的毒气武器遗弃问题
战后毒气、毒气武器的发现及被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战期间日本对苏联的化学战准备[J]. 高晓燕. 西伯利亚研究. 2005(05)
[2]日军的化学战与日本称霸世界的战略意图[J]. 日本化学战罪行研究课题组. 瞭望新闻周刊. 2005(39)
[3]日军山西毒气战研究的新进展——评粟屋宪太郎的《中国山西省的日军毒气战》[J]. 高士华. 抗日战争研究. 2004(02)
[4]侵华日军化学战的部署与遗弃化学武器[J]. 纪学仁. 环球军事. 2003(20)
[5]日军遗弃化学武器综考——兼评“515”判决书[J]. 高晓燕. 抗日战争研究. 2003(02)
[6]残暴罪行不容掩盖——揭露侵华日军在中国的毒气实验[J]. 步平. 北方文物. 2001(03)
[7]二战中日本军部进行化学战的罪责[J]. 高兴祖.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本文编号:3528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528604.html